?閱讀了徐則臣的《如果大雪封門》,讓我深感收獲良多。作者的文筆不愧榮獲茅盾文學獎,小說的標題和內容都別具一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故事背景設定在北京冬天的大雪天氣,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林慧聰養鴿子的經歷,以及他與房友之間的關系。林慧聰為了追求壯觀的大雪景象,帶著鴿子在北京西郊尋找適合放飛的場所。然而,鴿子卻不斷失蹤,讓他非常困擾。最終,一場大雪降臨北京,實現了林慧聰的愿望。
這篇小說運用了多種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北京冬天的寒冷和大雪帶來的氛圍。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讓我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冰冷的氣息、風雪交加的景象,以及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1.描述細膩生動:
作者通過精細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北京寒冷的冬天和大雪帶來的氛圍。他用生動的詞語描繪冰涼的氣氛、風雪交加的景象,以及人物的動作和表情,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故事情節的真實性。
描述細膩生動的描寫體現在小說中的很多地方。例如:
(1)描繪寒冷的冬天:
"天冷了,鴿子身上聚滿了脂肪和肉。如果我是鴿子,犧牲了那么多參與者,我絕對不會再往那個屋頂附近湊;不過鴿子不是我,每天總飛過來那么一兩回。我把趕鴿子當完成鍛煉,跑啊跑,治好了神經衰弱了。我昏昏欲睡。第三次見到那個初中生,他不是跟在我后頭,而是盯著我的眼睛;我拐進驢肉火燒店的那條巷子,一個小子攥著拳頭,最大限度地貼到我跟前。"
(2)描繪大雪的景象:
"一粒雪星子看見了。行健和米籮對著屋頂上揮揮手,詭異地聲音:“他們聽見了沒?”那天早上鴿子們的心跳也肯定壞了,圍著我們翻來覆去地轉圈飛。"
(3)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慧聰不假設愚猜,室內屋里住的,亂猜疑傷和氣。行健和米籮也正經地保證,除了那七只,他們絕對沒有對第八只下手。我對他們倆提不出門健和米籮什么毛病,鴿子的失蹤看起來與他們沒有關系,他們甚至把槍擺在誰都看得見的地方。寶來的時候他們不愛帶我們倆玩,現在基本上也這樣,他們倆一起出門,一起談理想、發財、女人等大的話題。"
這些細膩生動的描寫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北京冬天的寒冷和大雪帶來的氛圍,以及人物之間的互動和情感。這樣的描寫增強了故事情節的真實性和可信度,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對比和矛盾:
小說中通過人物之間的對比和矛盾,凸顯了個性的差異和沖突。主人公林慧聰是南方人,追求大雪的美景,渴望體驗北方的冬季;而行健和米籮則對大雪不以為然,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和興趣。這種對比和矛盾增加了故事的張力和吸引力。
對比和矛盾的描寫體現在小說的多個地方,主要通過主人公林慧聰和其他人物之間的交流和行為來展現。例如:
(1)林慧聰和行健、米籮的態度差異:
"大雪下的。說了最近,最近一只西伯利亞寒流將要進京。不過天氣預報也不一定準,大部分時候你也搞清楚他們到底在說哪個地方。但我還是堅定地告訴他,大雪總下的。不下雪的冬天叫什么冬天。是回到協理,住處我和行、米籮說起慧聰,問和健,是不是可以讓他們一起住。我們屋里的暖氣好,房東是個修自行車的,好幾口燒酒,我們就隔三五差送一瓶“小二”給他們,弄得他把我們當成親戚,暖氣燒得不遺余力。有時候我們懶得去吃飯,他還會把自己的煤球爐借給我們,七只鴿子都是在他的爐子上煮熟的。"
(2)林慧聰的渴望和行健、米籮的冷淡:
"那天中午,行健和米籮圍著爐子,看著滾滾沸騰的雞湯吞咽口水,我和慧聰在門外重新給鴿子們搭窩。很簡單,一排鋪了草和棉花的木箱,門打開,它們進去,關上,它們老老實實睡覺。鴿子們像我們住集體宿舍一樣,三四只鴿子面屋頂。我們找了一些石棉瓦、硬紙箱和布頭把鴿子房包起來,防風又保暖。如果四透風,鴿子那只雞是我們的牙祭,配上我在雜貨店買的兩瓶二鍋頭,湯湯水水下去后我有點暈,行健和米籮有點渴,慧聰有點熱。我想睡覺,行健和米籮想找女人,慧聰要到屋頂上吹一吹。他很多次看到我們在屋頂上打牌。風把屋頂上的天吹得很大,燒暖氣的幾根煙闌在冒煙,被扯風開來像幾幅壁畫的掃帚。"
通過以上對比和矛盾的描寫,小說增加了主人公林慧聰和其他人物之間的個性差異和沖突,進一步豐富了故事情節的張力和吸引力。這種不同立場和態度的對比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并引發讀者對不同人物的關注和思考。
3.以人物為中心:
作者將故事圍繞著主人公我與林慧聰展開,通過我(第一人稱)的視角和感受來講述故事。這種以人物為中心的敘述方式,讓讀者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理解和共鳴主人公的情感和心境。
(1)情節漸進:小說中情節的發展是逐步漸進的,作者通過層層鋪墊,將讀者的好奇心和緊張感逐漸提升,讓人不禁想要繼續閱讀下去,了解故事的發展和結局。
例如:以林慧聰為中心的描寫: 小說始終圍繞著主人公我與林慧聰展開,通過我的視角和感受來講述故事。比如在描述大雪封門的景象時,作者使用我的視角來描繪:“大雪下的。說了最近,最近一只西伯利亞寒流將要進京。不過天氣預報也不一定準,大部分時候你也搞清楚他們到底在說哪個地方。但我還是堅定地告訴他,大雪總下的。不下雪的冬天叫什么冬天。是回到協理,住處我和行、米籮說起慧聰,問和健,是不是可以讓他們一起住?!?/p>
又比如:在描述鴿子逐漸失蹤的情節中,一開始只是慧聰的疑慮,接著出現了幾只鴿子失蹤的情況,而后慧聰逐漸意識到鴿子失蹤的嚴重性,并采取行動去尋找原因和解決問題。
(2)林慧聰的感受和情感: 作者通過林慧聰的感受和情感來加深讀者對主人公的了解和共鳴。在描寫大雪的場景時,慧聰的熱切期盼和喜悅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他對大雪美景的渴望;而在鴿子失蹤的情節中,慧聰的焦慮和不安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通過以上的描寫,小說成功地將故事圍繞著主人公展開,并通過情節的漸進展示了主人公的成長和情感變化,吸引讀者投入到故事中,對主人公的遭遇產生共鳴和關注。
4.暗示和懸念:
作者巧妙地利用暗示和懸念,引發讀者的猜測和聯想。比如,一開始就出現了寶來被打成傻子的情節,但作者并沒有詳細交代原因和背景,留下了懸念,使讀者想要了解更多細節。
(1)寶來被打成傻子的情節:
?在小說一開始,就提到寶來被打成傻子回到花街,但作者并沒有詳細交代這件事情的原因和背景。這引發了讀者的好奇心和猜測,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寶來的故事和他被打成傻子的原因。
(2)鴿子失蹤的情節:?
當慧聰的鴿子陸續失蹤時,作者并沒有直接揭示是誰在偷取鴿子,而是通過慧聰的懷疑和努力去解決問題,增加了故事的懸念。讀者隨著慧聰一起尋找答案,想要弄清楚是誰在背后偷取鴿子的。
(3)雪的到來:?
在小說中,慧聰一直渴望看到大雪的美景,而行健和米籮對此不以為然。但在故事的發展中,天氣預報預示著大雪即將來臨,這增加了故事的懸念,讓讀者想要看到大雪的到來,并希望了解慧聰是否能夠如愿以償。
通過暗示和懸念的運用,作者成功地引發了讀者的猜測和聯想,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讓讀者產生持續的好奇心和興趣。
5.小結
(1)小說中通過精細的描寫,生動地描繪了北京寒冷的冬天和大雪帶來的氛圍,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到故事情節的真實性。
(2)通過對比和矛盾,凸顯了主人公林慧聰與其他人物之間的個性差異和沖突。林慧聰追求大雪美景,渴望北方冬季的體驗,而行健和米籮對大雪不感興趣,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和興趣,增加了故事的張力和吸引力。
(3)故事以主人公林慧聰為中心,通過他的視角和感受來展開敘述,讓讀者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理解和共鳴主人公的情感和心境。
(4)故事情節漸進,通過層層鋪墊,逐步提升讀者的好奇心和緊張感,使讀者想要繼續閱讀下去,了解故事的發展和結局。
(5)作者巧妙地利用暗示和懸念,引發讀者的猜測和聯想。比如寶來被打成傻子、鴿子失蹤以及大雪的到來等情節,留下懸念,讓讀者想要了解更多細節和故事發展。
這些要點共同構成了小說的吸引力和魅力,使讀者沉浸其中,體會到故事所傳遞的情感和情節的張力。
在閱讀《如果大雪封門》后,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湛技巧和獨特風格。他通過細膩的描寫、對比與矛盾、以人物為中心的敘述、情節漸進和暗示與懸念等手法,成功地吸引讀者投入到故事情節中,讓我們對主人公的遭遇產生共鳴和關注。
這篇小說不僅僅是一則富有趣味的故事,更是一幅描繪北京冬天氛圍的真實畫卷。讀后感悟良多,對于寫作新手來說是值得學習的典范之作。
將閱讀感悟,整理成小文,與友共勉。
歡迎閱讀+點贊,我是平原雪,愛閱讀,愛寫作,愛分享,以我之筆,書寫生活與夢想。
如果你愿意堅持在簡書深耕寫作,可以點擊下方藍色字體開通簡書會員。
平原雪邀請您免費開通簡書會員
開通后簡信我,領取旗下會員福利,進簡書寫作社群,參加各種有獎寫文活動(自由選擇)!
我旗下會員點此鏈接續費,可以簡信我領取續費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