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挑了個晴朗的日子,在家制皂,現在皂體也基本成熟,看著令人歡喜。
其實關于制皂,不知道從何說起,好像是微博圈里有個朋友在做,看著好看又不是很繁雜,就想著嘗試,然后一發不可收拾,越做越順手,越做越開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配料、測溫、調漿、注模、脫模、曬皂……每一步都需要準確計算,仔細操作,整個過程得花上1個月,待成熟。這般磨性子的活,對于我似乎并不擅長,好在經過時間醞釀出來得不止是手工皂成品,還有對生活的某些領悟與體驗,而這正是做皂最大的魅力和樂趣所在。
就像拍照,以前拍很多成品美照,現在更多的是拍過程和環節,即使再粗糙都會拍下,然后回過去看看時間軸上的組成,自覺更好,那種專注于細節的過程,那種等待最后定性的驚喜,那種未知可能性引發的期待,都是令人無比興奮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當融入了手作溫度的實物最終得以呈現,又是另一種歡喜。
? ? ? 如此,折騰一二,日子簡單,內心沉靜,待皂成熟,一些贈友,一些自留,亦或興起兜售…… 也算是種未知的美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1、橄欖油(72%)、椰子油(18%)棕櫚油(10%)
2、根據不同油的皂化價計算堿需要量,根據INS值計算水的需要量(具體網上有計算公式)
3、堿倒入純凈水中攪拌、降溫(操作需戴口罩、護目鏡等做好自身防護,以免堿液腐蝕皮膚)
4、隔水加熱油脂
5、油堿溫度40度左右混合攪拌(兩者融化時溫度不宜大于5度)
6、攪拌1-2小時,等到輕T可入模
7、一般3-4天脫模
8、在通風、陰涼處晾皂1月以上,等PH值降至7-8便可使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興趣者可以嘗試制作,需了解具體細節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