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暑假期間第一次在機構上課
16年暑假,我的朋友在江南西附近居住,某機構在她家附近,得到消息暑假期間有優惠。可以先報體驗課,我們就報了五天的體驗課。
現場小朋友大多和安喬童同齡,個別也有比她們小的。課間授教是一中教和一外教。外教老師是位男老師,超有激情。他可以每一場課都那么有激情,那么有笑容。讓小朋友在每一堂課都嗨得不行。
40分鐘的課程很快就過去了。就感覺她們進課室,大家一起玩了個很開心的游戲就下課了。
每天中教老師都要求每位小朋友,都需要以語音的方式,把當天學到的發到群里。安喬童也不例外。
但在一個英語零基礎的媽媽旁邊,孩子也是第一次上機構的英語課。面對的是要求自己拼讀從沒學過的單詞,可真很難做到。
體驗課的幾天大多是,讓安喬童憑記憶,和聽其他小朋友發的語音,來完成作業。
五天時間很快就到了,在第四天時,機構里的老師就和我談話了。目的是為了確定我們是否續費。
但那令我深刻的談話過程中,那一刻,我如同聽到醫生在為孩子診斷一樣。但結果是,你孩子是個啞巴。
“她們是沒有語感的,怎么到這么大才開始學”(二年級7歲多)這句話之后的所有內容我都忘記了。我更忘了自己是怎接老師這話,也忘了老師接下來還說了什么。
在那天下課回家路上,我在安喬童面前當沒得知這事情一樣,強忍著內心的心情。帶著她們一起走在去坐公交車的路上,還迎合著她們的需求,吃啊喝啊,停留在那些特色的小店前觀看等。
當天晚上,我幾乎為了這事而失眠了。
開始在附近尋找合適的英語學習
暑假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外教老師的激情和教學方式令我很佩服,也是我期望的。我因為上課的位置對于長遠來說不方便,最終也沒有選擇他們機構,而是選擇在離家近的周邊尋找合適的。
在去了解任何一家機構,我都先自己去了解,看同班孩子人數和年齡。我還要了解這班上其他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內容的熟悉程度。
在我為自己定下的要求下,在周邊幾家機構對比來去,時間也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最后想在一家機構上定下來時。老師告知已經開課兩周了。這不意味著班上其他小朋友已經開始學了。我不想讓安喬童認為沒別的小朋友棒,以及其他原因受打擊。我決定放棄了那次的報名。
9月份開始了新的一學期,安喬童這時已是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了。
為了想讓她們在三年級,英語進入主課來臨前,為這第二語言學習鋪墊。所以,在沒報上那機構,但也沒放棄讓她們繼續學英語的方向。
在一次和附近的朋友聊天,了解到在附近一個托管中心那有英語課要開課。我就去了解了解。
托管中心之前并沒有過專業培訓英語的課程。但經過與劉老師的見面,和她的交談,覺得老師是個很懂孩子心的人。經商量后,決定從安喬童兩個人開始開課。
16年10月中旬左右,安喬童就在托管中心開始了第一節的英語課程。劉老師因為不是專業教英語的,之前也沒有過太多的經驗。所以對課程上使用的教材也是很簡單的,更沒有固定的作業框架,沒有固定的講課內容。但這正是我內心想要的,我就想讓安喬童在不經不覺中,開始這項第二語言的學習。
但讓我沒想到的事,安喬童才在那上完第一節課。托管中心的負責人就聯系我,跟我說,是否可換個老師?理由是他們說的某些原因把劉老師解雇了。
經過和安喬童商量后,她們不愿意跟另一老師,托管中心就把費用退給我了。
結束了在托管中心的英語學習,但我還沒放棄讓安喬童的英語學習停下來,我必須盡快決定。
2016年11月開始自學
然后我想起在托管中心劉老師,讓安喬童看過一本英語繪本《牛津樹閱讀系列》的。安喬童對這繪本內容也感興趣,我就決定把這套繪本買回家試試讓她們自學。
在打開第一本繪本時,我除了對一兩個單詞認識,也不知道發音是否準確。拿著第一本繪本開始的那晚,我和安喬童就幾乎是在看圖說話,猜內容大概的意思。
第二天,安喬童去上學了,我把繪本放在我面前,時不時翻動著繪本,心在想如何繼續?如何開始?
之后想起問賣家,其他人一般買這套書是怎用的。賣家說,一般是家長讀給孩子聽,孩子跟讀,等讀多了,孩子也會了。我說,我不會英語或對單詞不熟怎辦?賣家說,書有音頻的,然后把音頻發我,那真是太好了。
又在第二天安喬童去上學后,我就聽著音頻看著繪本試試看,是不錯。我們就這樣當天晚上用著同樣方法和安喬童一起學了起來。
那第一本繪本的開始真的好難完成。因為音頻的讀音純正,而對我們沒語感的人來說,真的很難跟讀。加上音頻存在電腦上,在使用起來,也有不方便。
有天晚上,我和劉老師聊天,提到在學習這繪本上的問題,無意中她告訴我,試試看在喜馬拉雅上找找。之后我就試試查找,果真有這繪本的音頻,而且有把中文故事情節講一遍。這讓安喬童在跟讀同時了解中文意思,真的很好。因為APP上是廣告效應,所以是沒有整套書的音頻的。那我就想,只要他有的音頻我就讓安喬童先學那本。
從那開始,我每天晚上都和安喬童一起聽音頻跟讀。開始是反復聽三次,然后在心中默讀,第四次開始靜讀一句聽一句,第五或第六次開始全書靜讀。
我就這樣陪讀了一星期,之后就讓她們自己錄音保存。自己認為可以錄再錄,以錄好為過關,我一般在第二天才檢查。
就這樣,一本本繪本開始了。一開始完成一本繪本,以每天30~40分鐘的學習時間,要到第三,四天才能完成一本。慢慢就變成兩天,一天完成。現在是有時候聽一次或沒音頻情況下就能完成了。
之前有時候為完成一本單詞量多,難度大的繪本,安喬童會各自“閉關”修煉。她們也曾經因為當天完成不了而哭著和我說,今天完成不了。我安慰她們,沒關系,在下一次就會了。
閱讀繪本形成習慣了
她們讀繪本形成習慣是,周一到周五才讀。每天反復讀近期的五本,每多一本就放棄最早學的一本,每周一開新的一本。
要形成孩子習慣,少不了家長的鼓勵以及使用方法。而鼓勵也是家長對每個孩子而定的。一開始肯定要有吸引和大鼓勵才行。
我們就是一直利用獎勵小珠子方式,每天復習完就獎勵一顆,周一開新繪本當天能全書讀出來會得特別獎,兩顆。如果新會本沒過關就只能得一顆。所以每周一為了一下得三顆,現在安喬童幾乎都能完成任務。
尋找輕松的學習方法
在安喬童每天使用《牛津樹閱讀》繪本同時,每當她們上學后我就搜索如何輕松學英語的相關信息。
在得知了自然拼讀后就更進一步深入了解,我自己也從試聽課到付費,買課來學習自然拼讀的課程。經了解后,自然拼讀是目前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我就讓安喬童跟著我,上我的網課。
在上了幾節后,發現吸引不住安喬童的專注力。而且因為這網課是錄制的,在視覺和互動上都沒有多大吸引力。但我也很認同自然拼讀法。
課外班的開始
在2017年寒假后,在新學期開始,安喬童己是二年級下學期學生了。我想她盡快對自然拼讀了解多點,可以早點運用起來。我決定為她們報課外班。
課外班每周上一節課,每晚她們幾乎沒停過的堅持――讀繪本。對課外班的課程是完全沒復習狀態,我覺得對學到的知識沒復習和運用到很可惜。但在她們每天讀繪本時,卻很自然的在一些單詞上拼讀起來,看到這,太棒了。
要求跳級
2017年暑假,我和安喬童是完全在放假狀態,把拉丁舞和英語都停課了。
自我們去了美娜多回來后,我突然想讓安喬童在課外班的英語階段跳級。原因一是因為開學就上三年級了,想讓她們上一個臺階。二是我覺得她們的努力和堅持是可以接受跳級的。
決定好后,我和Cathy老師商量,(Cathy老師是機構的負責人,也是這機構最好的老師)當時Cathy老師給我的意見是孩子在學習上不用急,要一步一步來,對知識才能鞏固。
經過我說了安喬童一直堅持讀分階繪本《牛津樹閱讀系列》后,Cathy老師讓我把安喬童讀繪本的視頻或語音發她評價后再說。當天晚上,我把安喬童的語音發給老師,她說安喬童除了個別單詞發音有一點點問題,其他發音上都很好,很棒!然后同意了我的要求,跳級。
因為要直接上第二階段,Cathy老師說,因教材是每一個階段都有連接的,怕安喬童運用不靈活。Cathy老師給我意見最好就是把教材知識學完。然后安喬童就由Cathy老師親自給她們補課。在暑假的尾聲“惡補”了第一階段一學期的課程。
我為了爭取讓安喬童上Cathy老師的課,就只能忍受在難得的周末早起,上課8~10點的時間段。
在2017年大概11月份,安喬童已經開始學第三階段的教材了。同時Cathy老師也指引安喬童參加《UCA希望之星國際英語電視大賽》讓她們鍛煉一下自己,看自己發揮的程度。
第一次參加英語比賽(初賽)
12月17日初賽,現場很多家長,有好幾位家長都用流利的英語,和孩子在臨入考場最后一刻各種復習。我即只坐在一角上靜靜的聽我的課程和記錄。
2017年19日,收到老師發來的廣東區決賽名單,上面有喬的名字,決賽時間會在明年。
放學時,我告訴她們這事情,喬很驚訝,沒想到自己能入決賽。
此時,我對童的心情進行了解,她意思是早已有心理準備,是否能入決賽沒所謂。
我順勢也和她們說,你們雖然是雙胞胎,但很多東西是沒有“雙胞胎”的。隨著你們長大和不同的個人能力發展方向。會慢慢體會到大家的很多不同地方的。她們回應我,明白了。
2018年英語比賽(決賽)
這是其中一篇稿《我的夢想》
3月25日,因考場離家遠,一早起來就趕往應考地點了。本意是提前到了,可以現場再復習一下的喬,沒想到十點還沒到就被點名叫去排隊了。
去到考室排隊中,喬透過玻璃看到里有三個面試官。轉身驚訝的跟我說,三個老師中還有外國人哦。
這時看到她臉上突然表露出緊張的表情。我為她加油鼓勵后,就說老師不讓家長在這,我去那邊等你。
離開她的視線范圍后,我一直在遠處偷偷地留意她。發現她時不時留意老師對排在前面的人說什么。還時不時走到窗邊,透過玻璃往里看。看出她已將精神分散了,臉上也沒表露出那么緊張了。
我站在遠處的梯間那,一直等到她考完出來。
喬第一句話跟我說,結束了,我們去玩玩吧。她才發現的說,原來在其中一篇英文演講中是可以以其他文藝表演代替的。
為了讓她放松身心,我導航到了附近一所大學里,那里的紫荊花正在盛開時,很多人也為了這景色拍照而來。而我卻只想讓安喬童靜靜的在大自然下走走。
之后,去到學校的另一角人少的地方。在那撲撲蝴蝶,池塘邊撈撈魚和小蝌蚪,路邊跑跑,撿撿掉下來的木棉花,很舒服。
然后她們說很沒見力力,要約他。在約起時,嘉兒說有事,明天又要早起上學,不是很想出來。喬得知后,馬上微信聯系,說自己今天決賽結束,要去慶祝一下。想讓你們一起去,之后就達成目的了。
在車上,安喬童休閑地吃著零食,玩了一會手機游戲后。
在我們的談話中,問她經過這次的活動,感受到什么?她說,一,讓我感受到第一次和外國老師近距離的接觸。在外國老師的問話內容中,大部分都聽不懂,只聽到幾個熟悉的單詞。她說憑借著幾個聽懂的單詞,用英文回答大概的意思。二,在準備參賽前期過程,感覺又一次把自己英語提升了。三,在這樣的溝通下,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四,發現自己的不足,沒有用更多的時間去做準備。
在聽到喬對這次活動中的感受,作為家長的我也有責任。在收到老師給出的比賽內容后,沒有馬上督促孩子去執行。3月25日參加比賽,14日才把中文稿翻譯成英文,當晚才開始投入練習。
對于喬來說,這么長的英文演講稿,還是兩篇。喬在復習過程中多次無奈的跟我說,我可以不參加嗎?我真不會,內容太多了等等。
本來想讓喬直接像背語文那樣,繪制平時那樣的思維導圖。但因為導圖對英文的使用還沒幾次,每當說到這個,又加上每天完成作業后的心情影響,喬就開始煩躁,沒耐性,專注不了。
然后,我們使用了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的方法。
我就將思維導圖運用有趣的方法,把要記的內容變成一輛輛“小火車”。在“小火車”的車箱標記那段文字的關鍵詞,假設要把這車箱送去相關地方。
明顯看到喬對這方法馬上感興趣了,之后還說自己去開動每一輛“小火車”,把車箱送到相應的地方。因為有這樣的引導方法,她也很快背出來了。
在我一次又一次跟她說要堅持一件事情的原因,她也慢慢走到了參賽當天。無論結果怎樣,至少收獲到她說的那些感受。
前晚,喬打開她的手機一條信息給我看,問我,怎沒她名字?我一看,有點驚訝說,你怎有這些信息?她說在考證上有二維碼,掃后關注就有了。我仔細看,是其他城市的名單,當然沒你名字。然后讓我問一下老師,老師回復是一周左右會知成績。
比賽結果出來了
3月29日老師給我發來以下圖片
在圖片中看到喬取得二等獎,老師推薦她去參加2018年4月29日的省決賽,因我得知這消息時是中午時段。我只能回復老師等晚上和喬商量后再決定。
喬晚上和我商量后說,她表示不想去。但隨后又問我省決賽考綱是什么內容,我又問了老師,老師說,考綱沒那么快知道。
我想,喬是想去參加的,但又怕省決賽訓練壓力大,所以拒絕了。
我尊重她的意見,畢竟參加比賽對于她來說經驗還少,相信以后還有機會的。
2018年4月15日喬從老師手中接過她人生第一塊獎牌,以及榮譽證書。在接她時心情興奮,手舞足蹈開心極了。
媽媽希望你接下來的英語路程越戰越勇。
>>>這貼是要在以后更新的,會在她們學習英語的路上接著說記錄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