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中午大暴雨,匆匆忙忙趕到電影院,排隊拿票的觀眾很多。提前網上訂票也知道長津湖之水門橋預售很火爆,在一些時間段幾乎都找不到比較好的座位。選擇了12點吃飯時間,還是一堆堆人頭,定了+20元激活D-Box座位,可也因為時間不夠充裕而放棄。
進入里面發現自己的座位前面就是D-BOX比一般座位高出一大截,而且身邊的觀影老兄的手機一直開著光閃瞎眼,更過分的是前排來晚的老兄開著照射燈影響人家的觀影體驗也就算了,他跟后排的朋友打招呼直接拿手機手電筒直懟后排!真是忍無可忍,直接招呼他是有病嗎?!
港真,春節觀影體驗是非常糟糕的,人一多你想什么沉浸到劇情里,只怕被不停地被打擾。商業片套數很容易牽連動觀眾的情感,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長津湖下集,何況只要對這場戰爭的歷史背景有點了解都會被帶動情緒。
雖說是不停被打斷,但在伍萬里報數時,忍不住淚崩,即使早早知七連結局走勢,看到那慘烈無比的場景還是破防了。
無論你戰術比對方多好,把陸戰一師包了餃子,也預知了他們的撤退路線,三炸水門橋,人家三修水門橋,在你的眼皮底下直升飛機吊來橋架,最強陸戰軍隊安全退出戰場。
制空權牢牢被對方壓制,航空母艦開到家門口,只在陸地上有跟人家插架的機會。硬件上的全場降維打壓,不低頭不服打的結果是何等代價換來的??想想都心痛心酸。
第九兵團本是計劃中的攻臺部隊,緊急調動到朝鮮戰場。每次想起這場仗都不勝唏噓(總想起活活被凍死的戰士),全殲美軍一個整團,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停戰談判奠定基礎。
很多人不相信我們是真的打贏了,特別是美國佬說我們靠的是人海戰術(怎不見國軍靠人海戰術干退日軍?),也不想想把當時攻克日本鬼子的美第十軍團這支號稱最強陸戰軍隊連連撤退,太上皇麥克阿瑟也灰溜溜得退出戰場……
在3年戰爭中,中國志愿軍面臨17個國家軍隊115萬人,另外5個國家派遣醫療隊伍。戰爭是重工業比拼,美國朝鮮戰爭在日本投入150億美元建重工、裝備產業,蘇聯在中國投入50億,我們才是人家的三分之一。而1950年10月中國才建國不久,小農經濟為主。
11月入朝的鋼七連缺衣少糧,除了硬鋼只能硬鋼(零下40多度的天氣下,敵人又是世界上最強裝備的軍隊),他們都不知道這場戰爭結果是怎樣的,只能靠堅強的意志和生命來捍衛國家主權。
戰爭片長津湖也體現了我們電影工業水平(出品方29家,燒錢太厲害),制作全景式的宏大事件,水門橋整個搭建是徐克導演,再現當時殘酷場面(中國的工業體系是和朝鮮戰爭同步建立的)。
也許看完這部片會知道我們是如何打贏的。上了戰場就是英雄!!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