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要形容誰曾經受的傷害太深、經受的壓力太大,逢人就說自己曾經的遭遇,以證明自己的清白或發泄自己的苦惱,常說你怎么跟祥林嫂一樣一樣了。
中學課本里的《祝福》曾經被老師要求作為重點內容理解記憶,當時印象最深的是祥林嫂以及她那以“我真傻,真的……”開頭的話。
如今,再次重讀魯迅先生的這篇《祝福》,自然與學生時期的理解又有了些不同。祥林嫂還是那個祥林嫂,她還是在一遍遍的重復著那些話。只是讀它的人卻從當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為人父母,對祥林嫂的境遇唏噓不已。
祥林嫂在小丈夫(比她小十歲)過世后,瞞著婆家人到魯鎮四叔家做幫工。她做工毫不懈怠,食物不論,不惜力氣。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里雇個女工,卻是比勤快的男工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然沒有天短工。可即便是這樣,祥林嫂依然是滿足的,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好日子剛有點起色,卻被婆家賣到了山里,自己的掙得工錢也一并用做了小叔子的彩禮。起初,祥林嫂是不肯的,趁人不注意,一頭撞在拜天地的香案上,鮮血直流。可仍被眾人七手八腳綁著關在了新房里。
可生活仍然要繼續,不久祥林嫂生了兒子。男人會做活,有自己的房子,有的是力氣,祥林嫂的生活終于有了盼頭。
可好景不長,五年后,丈夫傷寒復發,其間兒子又被狼吃了,祥林嫂從此精神不振,祥林嫂逢人訴說兒子遭狼銜走一事,人們始而同情,久之討嫌,常加以奚落。由于祥林嫂屢遭變故,神情木訥,被主人所嫌。后聽魯家女傭勸告,去土地廟捐了門檻,供人踐踏,以贖罪孽。豈料除夕為端一祭品,遭女主人呵斥,于是從此精神不振,后被主人逐出家門,淪為乞丐。最終,在一個祝福年夜,逝于風雪中。
想必祥林嫂在改嫁后,是打算安心過日子的,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偏偏被命運捉弄,落得家破人亡。祥林嫂一遍遍的向人訴說自己的遭遇,原本有一點同情心的人,在一次有一次的聽到那句“我真傻,真的……”開頭后,也逐漸嫌棄,直至避而遠之。
柴靜說:“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也有人說,祥林嫂式的做事方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有實力去應對生活中的困難,靠憐憫與同情是無助于解決問題的。
還有人說,不要輕易向別人訴苦,因為,20%的人不關心,剩下的79%聽到后會很高興,何必要把自己的創傷揭開給別人看,沒人能替你堅強。在面對壓力和問題時,我們該時刻警醒自己,拒絕做祥林嫂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