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知悅讀站
你知道嗎?稍微一運動就心慌、心跳加快;別人覺得沒什么的響動,卻能讓你嚇得心動過速……
這些情形一旦出現,就是你的心臟在說話啦!它是想告訴你一個關于你心臟的秘密:實力不足,只能以勤補拙。你感覺到心慌、心跳得快,其實,是身體在“笨鳥先飛”。要想不心慌,不是單純地降低心率那么簡單,這樣做等于讓實力不足的“笨鳥”“后飛”,拙又不勤,后果自然更嚴重。
最近看了一本關于預防一些身體疾病的有趣之書,它就是《聽身體的話》。書中還會教我們,如何更好地遵從身體規律去生活,如何找到一些袪病的良方。
本書的作者是佟彤,她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曾就職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同時是多家衛視養生節目主講專家,且出版過好多受到讀者歡迎的書籍,如《臉要窮養,身要嬌養》《不衰老不疲勞的生活》等關于健康養生類書籍。
出處于韓愈《師說》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不懂的東西,我們也要借助專業的學術之書,去理解,去學習。
本書在醫學養生方面,用了非常幽默風趣的語言,形象地把身體里的器官比喻成會說話的人,通過這個來發聲,讓我們了解身體的情況,身體在告訴你一些話時,是你的功能受阻時身體的報警。為此,醫學要做的不是讓身體“禁言”,而是要鼓勵身體“發言”,讓身體在充分傾訴后自然“收聲”。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順應身體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去了解身體,聽懂身體的話,按照身體的話去做,如果能做到這些:往小了說,可以減輕對病癥的恐懼感,避免過度治療;往大了說,可以減少對醫藥的依賴性的疾病。
那我們具體可以怎么做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測一測吧!
01聽一聽自己身體的話
萬物皆可表達。任何事物都有表達的語言,只不過方式不同罷了。
比如說,我們的身體在你面前刷“存在感”時就是告訴你,身體已經出毛病了。不同的身體部位,不一樣的表達,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多重視,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生活下來。
我的母親她就是有慢性胃炎,她只要感覺反酸水,那就是她的胃酸分泌過多了,所以,我母親不能經常吃糯米制品,不然,準難受。
還有我一個表弟,聽說之前當過主播,做過一段時間后,突然頭劇痛,后來還去做了腦CT,但是,檢查出來沒有任何事情,后來,才知道因為長期熬夜,導致大腦休息不夠,休息不及時,這是大腦發出的警告。
如今,在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總結了感受類、病狀類、身體形態類這三類身體說話的類別,讓我們可以好好地關心和了解自身身體,早發現,早治療。
在感受類里,佟彤老師歸納了關于身體的表達感受的16種狀態。身體越累越睡不著,說明身體在強打精神了;你偶然發現胸悶,是因為心臟哪兒受堵了;你情緒不高,壞心情的時候,其實,是你身心都不舒服了……
在病狀類里,有9個癥狀類別,是很常見的一些病癥,也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癥狀,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身與心的打擊。肚子胖了是你脾腎陽虛了,脾腎陽虛會讓你感覺前面肚子和后面腰部有冷,這時,就該好好注意了。便秘是常見問題,很多人對第一反應是“上火了”,我也是這么覺得,特別是一吃那些比較干,較容易上火的食物,之后,就發現……
其實,這是熱性植物吸收了腸道的水分,我們的排泄物因干燥而難以排出,而若是平時正常飲食,卻依然便秘,那極有可能不是久坐導致腸道沒勁了,就是你的吃食太精細了,纖維素太少。
身體形態上,相信更讓大家重視,因為沒有不愛美,不愛帥的自己啊!當你身體發胖時,你是不是很苦惱,一吃就胖啊,一胖毀所有,讓你簡直沒臉見人即視感,其實,你會發現,現實生活中有一些虛胖的人,看著很胖,但是人家不重,其實是因為身體機能代謝下降了,導致逐漸發胖,身體也就是給你發出信號:“我虛了,我干不動了。”
總之,身體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是有一個保護機制,我們要好好多多關注身體,愛護它,不然,人家罷工了,你的生命也就到頭了。
人呢,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可是,真的重視的又有幾人,只有身體發出危重信號才會重視吧!
明人不說暗話。聰明的人都懂,好好聽身體的話,順應身體的規律去生活,好好過,好好治病。
02遵循身體規律,聽身體的話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的爸媽比自己更注重養生了,這是為什么呢?
很簡單,怕老。
其實,你再仔細一想,為什么咱的老爸老媽很容易被騙買了一堆的養老養生的保健品?不就是因為身體的機能下降了,導致身體各功能沒有那么強有力的運作了,讓他們感覺到身體不得勁了。
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自己居然也是熬著最晚的班,保溫杯里泡著枸杞。是的,人越老也越怕老去,反而更重視養生了。
但是,養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好的,這個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佟彤老師告訴我們,從中醫治病養生的角度而言,正確的療養方式強調的是最大限度地聽身體的話,自然地順應自己身體的功能,去找癥狀,對癥下藥,療效更顯著。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而治病方法則分為八種,分別是:汗法、吐法、和法、溫法、清法、補法和消法。這八種治病之法是依據病癥的不同性質而定的。
畢竟,對癥下藥才能有療效。
如今陽春三月,正是“返春寒”的時候,真的一不小心就著涼了。這天氣就跟過山車似的,一會兒高溫,一會兒低溫,身體穿衣都不知道咋穿了。不過,還是以自己的身體為重,保暖防寒是根本。
如果一不小心受風寒了,我們可以用中醫藥方——“麻黃湯”,也可以用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通宣理肺丸”等辛溫發汗;患有風熱性感冒,則可以用名方“桑菊飲”“銀翹散”等辛涼發汗。兩者病狀都需要針對體表邪氣通過透散方式散熱發汗祛病。
身體是自己的,一旦身體發出信號一定要重視起來,因勢利導,早一秒發現,早治療。再者,人體不是機器也不是容器,而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現在都疾病很少因單因導致的,更多是因生活方式和運動少等負責因素造成的,比如心腦血管病、不同器官的癌等。
這些疾病的治療和調理,很難干脆利落、藥到病除,而更多的是通過互相牽制、敵進我退、趨于保守和冒進結合的方式,最終達到平衡,讓身體均衡吸收和治療。
不論身體如何,心理健康也要重視,身心健康才是真的健康。情緒的起伏不定對身體本身也是一種刺激。總之,保持身心愉悅,找到適合自己運動的方式,多運動,身體機能不會那么早跟你罷工。
03結語
身體是自己的,我們沒有理由不愛護自己的身體,身體發出的每一個信號,都是在為自己的生命延續作警告,也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我們的身體也不例外。本書是實操性很強的養生祛病之書,作者從中醫角度讓我們懂得調理身體要從身體內部出發,再合理運動,身體將是倍兒棒!
同時,本書作者也將晦澀難懂的中醫基礎的一些術語,一些癥狀,用通俗易懂且幽默的文字,給我們講訴了如何通過身體的信號去找到祛病的良方。
聽懂身體發出的信號,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奔向美好的生活。
感謝您的閱讀。
我是一枚愛攝影、愛讀書的禿頭少女,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小知悅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