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須臾而離也,可離非道也
理解這句話,我是從兩個問題入手
1.什么是道?
2.為什么道不可離?
?先來看第一點,我們這里所說的道,并不是道家的道,而是儒家的圣人之道,講道求道之學。道=理(又或者說是天理),可劃分為世間各個領域范疇的理:事理,物理,倫理,心理,性理。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那為什么道不可離呢?程顥說"道之外無物,物之外無道,是天地之間無適而非道也。"沒有道,一切也就不存在,沒有物體,道也無從談起了。這里涵蓋兩層意思:
一、道普遍存在于宇宙一切事物之中。
二、道與物體不可分離開討論。程式二兄弟的說法"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道與器雖然不同,但是無法分開的。
?就像事理和物理。一切事物發展的規律自己自然界的運行法則,萬事萬物都有其規律。
?而從倫理來看,倫理涉及的是社會普遍道德準則,如果其中沒有了理,那可以隨便犯罪,社會穩定將不復存在,甚至于要是某天殺人不犯罪,人與人之間互相殺,那人類應該也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吧。
?心理也是涉及認知,神經,潛意識等等的科學,如果這其中是沒有規律的,那人也無法再思維,也就無法稱為人
?性理:"性即理也"這個說法被后世理學家所共同接受。這里說的性,理,我個人理解的就是朱子說的道心(即天理,人天生的符合于社會道德標準的本性)。如果離道了會怎么樣呢?就是人心(即私欲)戰勝了道心。輕則迷失自我,重則鑄成大錯,這自然不是道(圣人之道)
所以無論是從道的產生,還是它分化成的五個方面,道都是不可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