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應該通過美劇或者電影來學習英語?在我前幾天的文章中,我給大家推薦了幾部經典的美劇。今天,我們來延伸一下關于電影的話題。
1, 在電影里,你會學到真正的語言交流方式,而不是斟詞酌句或者相對保守的書面語。
閱讀讓我們與靈魂對話,而電影讓我們與真實生活交流。而傳統教科書里的內容,有時候在現實生活中顯得并不適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從小我們就學習了一個句子:“ 請坐。”
在教科書里面,我們學到的是 “Sit down please"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基本上使用的是“ Please take a seat"
大家感受到這種微妙的差距了嗎? 前者隱約帶有命令的口氣,所以在很多場合并不是那么常用。教科書沒有告訴我們這些,而大量的電影對白會告訴我們。
類似這樣的語言“誤差”在生活中不勝枚舉,所以我們總是張不了口......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疑惑:Why? 為什么和我們在書本上學到的不一致?
2,在電影里,你會體會到同樣的單詞和句子,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會表達完全不同的情緒。而教科書,無法告訴你這些!這就是語言的生命力。
就好像我們的中文句子 “ 有意思”。大家想象一下,這簡簡單單三個字,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多少奇妙的變化?
當你覺得有趣的時候,你會說:有意思;
當你略帶不解的時候,你會說,有意思;
當你偶爾語帶譏諷的時候,你也會說,有意思......
再舉個英語中最簡單的單詞: "fine"
立刻跳入你腦海的是不是: I am fine, and you?( 我很“好”,你呢?)
當fine用不耐煩的語氣讀出來的時候,它會表達“annoyed"(煩躁)的感覺
當fine用戲謔的語氣讀出來的時候,它會表達“I don't care"(我不在乎)的感覺。
這些,是教科書永遠不會教你的知識。
看電影時有哪些技巧?
1,請選擇有趣的,生活化的,單詞也不特別難的電影。
再次強調:好看的美劇和電影不見得適合作為精練口語的材料!請在初期的時候盡量避免選擇以下三種類型:
專業性太強(比如科技、醫學、歷史類)
太沉悶 (氣氛太凝重,反復看越看越傷心,重心全放在情緒上......)
年代太久遠 (比如上個世界50年代的很多經典電影,很多說法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更新換代了,可以泛聽和欣賞)
不會選?怎么選?
看看劇情簡介和觀眾口碑,國內也有大量的電影論壇以及豆瓣專欄。另外,英語基礎很好的同學,可以去國外網站 rotten tomatoes搜索,和豆瓣類似,有大量可參考評論。
2,做好反復看三遍以上的準備。
看電影和看美劇的方法一樣:
第一遍:允許享受故事情節,字幕全開;
第二遍:爭取關閉字幕,靠著自己對劇情的記憶努力跟上對白的節奏;
第三遍:打開英文字幕,評估自己理解的正確性。
在這個過程中,靠譜的字典(紙質版和電子版皆可),紙、筆請伴隨左右。具體觀看的次數,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決定。
推薦一些適合初期學習的電影
1, 首選一定是迪士尼或皮克斯或夢工廠的動畫片系列,沒有之一
舉幾個例子: 《獅子王》、《冰雪奇緣》、《玩具總動員》、《冰河世界》,還有展示我們中華文化的《花木蘭》、《功夫熊貓》...... 太多了。
電影有趣,劇情簡單,口音標準,是最佳入門電影。
2,風格略微成熟點的電影
簡單點的以青春片和愛情片為主,比如:《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他不是那么喜歡你》、《High School Musical 歌舞青春》、《Mean girls 壞女孩》......
希望有點深度的童鞋可以選擇勵志類、時尚類或者偏經典類,比如《Forrest Gump 阿甘正傳》、《The Devil Wears Prada 穿prada的女王》、《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當幸福來敲門》......
這里需要跟小伙伴們說明一下:感謝美國龐大的娛樂產業,好電影的選擇可以用琳瑯滿目來形容。我在本文中的推薦主要是參考自己當初學習英語的實際過程,這兩年并沒有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英語方面。所以小伙伴們也可以自己選擇更新更流行的片源。
達成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所需要的品質卻從未變過,那就是:堅持。
堅持認真讀完一本書并做好讀書筆記;
堅持看懂一部精品電影并掌握里面的文化、語言和思想;
堅持到感動自己,一直到心愿實現的那一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