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你并不是非得為孩子如此拼命。
因為,那樣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兩個人,從相識,結婚,生子,育兒。這一過程經歷許多痛苦和磨難。
以媽媽來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歷了巨大的痛苦,而且還要承受生子后的體型走樣、身體變差。
以爸爸來說,不僅要照顧懷孕期間的妻子,還要為整個家庭掙夠足以支撐運作的金錢。
其實他們做的不僅僅是這些,只是因為,他們將這個孩子視作了他們未來的生命延續。
媽媽你為什么這么累?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女人經常被“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這句話所定義,似乎這樣的女人才是符合中國家庭的好女人。
這還不夠。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世界更加接軌,中國女性在遵循傳統禮數的同時,還需要獨立——一個只會相夫教子的女性,在中國的家庭中并沒有很高的地位。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開始讓自己更加充實,讓自己慢慢的能夠離開男人而獨立生活。
但孩子終究是女人最終要的存在,容不得半點差池,從擁有了孩子,到孩子出生,到孩子進入幼兒園。媽媽所有的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疏忽,讓孩子沒有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
一個女公主,活生生地變成了一個女超人。
爸爸你為什么愁眉不展?
男人從來都是家里的頂梁柱。
還是由中國傳統文化所決定,中國的男人將整個家庭扛在了自己的肩頭:外出掙錢養家,家里的臟活重活都自己去干。而當孩子出生后,父親慢慢的就成了“嚴父”。
因為女人的愛是河流,綿延不斷,溫柔入心。這樣的愛是讓孩子溫暖,讓孩子有更加溫柔的性格。但是,一味的溫柔并不能讓孩子更快速地成長,這個時候父親的作用就來了。父親的愛是大山,嚴肅、低沉、厚重、內斂,作為父親,他需要做的是讓孩子不走彎路,需要規范自己孩子的行為。所以經常扮演“壞人”的角色,有時候,“壞”的連媽媽都覺得過分,孩子也不會理解,心中的苦只能自己去品嘗。
況且,當你想抽根煙時,還要遠離孩子......
父母少操心,孩子更勤奮
父母以為,孩子還小,需要他們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所以許多事都是父母替孩子解決了。他們心中覺得很高尚,孩子不需要擔心那么多東西,殊不知你也在毀了孩子。
孩子在感受到我的自己生活被父母包辦了,我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干什么事情。慢慢的他就會習慣了這種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變成所有事情都要父母去做,如果父母不去做,那他們就發脾氣,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孩子從小就需要形成獨立自主的性格,一些好的習慣也是孩子在小時候形成的。小的時候,孩子知道了,父母為他的付出不是理所應當的,而是需要回報的,那當孩子慢慢長大,他就會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回報父母。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遇見困難,第一步要對他說:“你認為應該怎樣做?”第二步讓他去嘗試,并適時鼓勵:“你真棒,加油!你可以做到!”當他不想去做或者想讓你去代替的時候,你需要說:“這個事情是你的事情,你要來完成,你完成了,爸爸媽媽更開心。”
結語
現在就培養孩子的獨立勤勞,或許在許多人看來,是殘酷的。但是以后的孩子就會有他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和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行動方式。
父母不想養出一盆溫室里的花朵,那就需要現在開始。
你的“殘酷”,是為了孩子將來更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