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多一種體驗,生命有限,放手一搏。有兩條路供選擇,一條通往外部世界,與自身感官連接,看、聽、聞、嘗、觸。踏遍世界每個角落,看盡世間各種美景,聽過世上各種妙音,嘗過人間各種美食,體驗寒冷、溫暖、炎熱、疼痛、舒適、快感。
這條路易走,只要你注意規劃,熟知自身的天賦所在,保持身體的敏感與強健,借助一定的工具,便能做到一些,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只是多與少,輕與重的不同。
第二條通往內部世界,與心靈有關。人一出生,因物種、基因所限,生理上的突破已無可能,你所能做到的,只是適應生理周期,在每個生長關鍵期,借助運動或設備,逼近生理極限。而心靈世界則完全不同。它有另外一套基本元素與運行法則。它追尋的是生存的“意義”和內心的自恰。
有人說,物質決定意識,我說,現實世界只是一個觸發點,它們屬于兩個世界。如果你的內心只是困于人類文明,那還不夠,人類文明只是借助特定語言與工具積累出來的其中一種。它應該還有無數中可能。從這個角度講,每個人都會可以是心靈世界的創世者。
當然,我們活在地球上,最容易體驗到的還是我們身邊的人與事。歷史、當下、未來依次流過,我們融入其間。
所謂智慧,就是一眼洞悉事件始末。所謂氣度,就是于亂象中,隨手一擲,結局大變。所謂幽默,就是一種無傷害的出乎意料,是一種打斷思維得東西,與理智無益。所謂勇氣,就是面對未知時,你準備不足,還敢去闖。
情感,在它之前,我是不加“所謂”二字的,以示尊重,它也許是人類最后的心靈家園,生命的意義之樹該在這里重建。它有天生的弱點與優勢。情感是在情緒中錘煉出來的。高興與悲傷并不是共生的,一個人可以只有高興,而無悲傷。你應該把所有的負面情緒從內心剝離出來,比如妒忌、憎恨、焦慮等等。其它看似對立的情緒也不是共生的。
一步跨到邊緣,你才能突破。心靈世界,需要反復的破而后立,立而后破,你是自己的創世者,這里有大自由。切莫負了這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