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我師范畢業,到高平一中教了一個畢業班,那一年,我二十歲,學生十四五歲,極小的年齡差距是我們師生之間沒有代溝,沒有隔閡,學習生活相處融洽。課上,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沖刺中考,課下,我們一起談天,一起建立友誼。一年后的中招考試,學生的成績由原來的鎮排名十二上升到第三,學校發給我一筆相對于工資不菲的獎金。學生和我也感情深厚,分別時依依不舍,給我留了一本留言冊作為紀念,每人在留言冊上寫下了精彩留言,至今每每翻起,思念之情仍蕩然于胸。我印象最深的是鄧偉平同學的留言:“教學還需再嚴謹一點的好?!痹谖覟樽约旱某煽冿h飄然的時候,鄧偉平從自己的立場對我的工作做出了評價,嚴謹,工作中一種優良的工作作風,我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同時,忽略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這一因素。
? ? ?彈指間十多年轉瞬而過,每次在我為小小的成績沾沾自喜的時候,我總想起當年鄧偉平給我的忠告,他就像一把戒尺,時時提醒我嚴謹治學。
? ? ? ?今年秋季的第一次月考,成績結果出來以后,我坐下進行了詳細的考試質量分析,不夠嚴謹又成為了這次考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于是我又一次想到了鄧偉平的忠告。
? ?一年級,各種習慣還處于萌芽期,對很多行為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而且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好維持,上課時總是堅持不了幾分鐘就跑了神兒,面對這一現狀有時候總覺得疲于應付,更別提什么發展創新了。再者,今年秋季一年級語文重新改版,新版語文課本更注重于人文素養的提高,注重語文知識的生活化,人性化,而我對于這種新變化,還處于摸索狀態,往往是一節課上下來,總覺得意猶未盡,這個方案不如那個方案好,換個教學設計再上一遍不知道會怎樣。
? 就在這樣的反反復復中,我和一三班的小豆包們一起成長,他們的知識在增加,學習習慣在逐漸養成,我的教學經驗,教學模式也在逐漸改變,都說教無定法,因材施教,因實際情況而定,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凡事都怕認真二字,如果認真起來,總能走出一條路來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