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犯了錯誤,看我不高興,皺著小鼻子,瞇著小眼睛,湊到我跟前:“媽媽,笑一個”我一直板著臉,他就一直說“媽媽笑一個嘛”最終,我是被他那認真又委屈的表情逗樂了。
“媽媽,你大笑一個”說著他跟我模仿了一個大笑的表情,沒心沒肺,惹人開懷。仿佛只有我大笑,他才能安心,確認媽媽是真的開心。
小孩的世界很單純,笑就表示高興,哭就表示傷心。而成人的世界里,哭和笑,很復雜,不僅僅代表情感符號。
單純的小孩子,當然希望時時看到父母的笑容,因為那就意味著開心快樂。可有多少父母,能時常給自己的孩子快樂的感覺?
我是個寡笑的人,并非嚴肅不茍言笑,相反,我笑點很低,經常自顧自的笑,或看到一句話,或相到無厘頭的聯系,或腦洞非正常大開,對別人而言,笑的很莫名其妙。可隨著年歲增長,那些低笑點帶來的開懷仿佛很久遠的往事啦。
有了孩子,陪著他度過的這些日子,感覺似乎又回到了曾經年少那時。
當今的經濟發展迅速,生活水平較二十年前不知提高了多少倍。可是當初那種貧瘠簡單的快樂已經少之又少。快節奏高質量的生活背后,有太多的無奈和不快樂。
抑郁癥患者越來越多,失眠者越來越多,心理病患者越來也多。熱情被冷漠取代,快樂被痛苦取代。
當然,大多數人的生活也并非不快樂,但也算不上快樂,卡在中間的游離地帶,也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你說,哪有那么多快樂的事?
那為什么不快樂呢?為什么不可以過的很快樂呢?我們的快樂哪里去了?
想要的太多,擁有的太少。所以不快樂。
飛速發展的經濟讓人內心的欲望不斷膨脹,對物質對權利對財富的追求越來越多。
有了房子,想要換更大的房子。有了十萬,想要一百萬。有了權利,想要更大的權利。
欲壑難填。想要的永遠比擁有的多。這種狀態下,快樂插翅也難飛到你的心里。
因為攀比,因為比較,所以不快樂。
有一種幸福,叫朋友圈里的幸福。圈里面的五彩繽紛的生活,是那么讓我們羨慕。
本來想曬一曬自己國內游的照片,沒想到已經有朋友曬出了出國游的美照。異國風情,美女靚車,看看自己特色毫無的照片,你再也沒了發出去的勇氣,僅有的一點兒快樂也蕩然無存。
當年能力相當的小伙伴已經成了社會精英,你依然供著房子,朝九晚五,你落寞傷懷。身邊跟你同一批進公司的同事變成了你的上司,你依然拿著不變的工資,你憤懣。鄰居的寶貝在全國的比賽中得了金獎,你看看自己的孩子各種調皮,成績平平,心里更加氣憤。
過度的在意周圍人的進步,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掉進了一個深深地怪圈,心里一直憋著一口氣,咽不下吐不出。怪圈里沒有任何快樂。
也許你自己還沒發現,但事實上,如果你覺得生活中越來越沒有激情,越來越無趣,這已經在不快樂的邊緣。
看看,快樂儼然已經成為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亞于各種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能使自己快樂的人,也一定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想要快樂,也只能自己給自己,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我們可以,適當的降低自己的欲望,多享受自己現階段的美好中。
不是有句話叫“知足常樂”嘛。真正能真正做到,你就會與快樂零距離接觸。
該奮斗奮斗,該拼搏拼搏。但記得讓自己的心沉下來,不要去夠太遠的目標。
讓攀比和比較遠離我們的生活。
適當遠離朋友圈,有時間多和身邊的朋友聚聚,網絡上的虛幻,也許只是庸人自擾。
適當的比較可以促進自己的進步。但過猶不及。而且我們要知道,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那些精英人士,一般都是日夜連軸轉,他們在工作上花的時間我們望塵莫及。那有何必比較呢?
還有,那個成為自己上司的同事,我們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在工作中付出了多少?鄰居家的孩子,參加了多少比賽,花費了多少,落了多少課程才取得那么好的名次?
我們都是凡人,為何就丟掉了凡人的快樂?
若你不快樂,反思自己。愿你能重新樂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