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仲尼弟子列傳
孔子說,跟我學(xué)習(xí)而精通六藝的弟子有77人。
德行突出: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擅長政事:冉有、季路。
能說會道:子我、子貢。
博學(xué)文章:子游、子夏。
顓孫師偏激,曾參遲鈍,高柴愚笨,子路粗魯,顏回貧窮,子貢善于經(jīng)商。
顏回(前521-前481)
魯國人,字子淵,比孔子小30歲。
顏回問,什么是仁?
孔子說,克制自己,依禮行事,天下人就認為你“仁”了。
“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說,多么賢德的顏回啊!吃的差,住的破,誰也忍受不了,顏回卻依舊快樂。他看起來笨笨的,但只要聽他說兩句,就知道他不是笨蛋了。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有活就好好干,沒活就好好待著,全世界也就你和我是這樣的人啊。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顏回才29歲,頭發(fā)就全白了,他過早的死去,讓孔子特別傷心。
魯哀公問,你哪個學(xué)生最好學(xué)啊?
孔子說,是顏回吧,他不遷怒于人,不犯同樣的錯誤,可惜短命啊,現(xiàn)在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了。
“不遷怒,不貳過。”
閔損(前536-前487)
字子騫,比孔子小15歲。
孔子說,閔子騫太孝順了,他侍奉父母,順從兄弟,從來沒人說他閑話。他不做大夫的家臣,不要昏君的俸祿。他說,誰來讓我做官,我就一定跑路。
冉耕
字伯牛,孔子認為他有德行。
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握住他的手說,這是命啊!這么好的人卻得了這么重的病,這是命啊!
冉雍
字仲弓。孔子認為冉雍有德行,可以管理國家。
冉雍問政,
孔子說,出門要像迎接貴賓一樣恭謙,用民要像舉行祭祀一樣虔誠,這樣就不會招人恨。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冉雍的父親,身份低微。
孔子說,雜種牛生了頭純正的紅牛,就算你不用它,難道山川就會舍棄它嗎?
冉求
字子有,比孔子小29歲。
季康子問,冉求算是仁嗎?
孔子說,他管理好諸侯的城,大夫的家,至于仁不仁我就不知道咯。
又問子路算是仁嗎?
跟冉求一樣。
冉求問孔子,聽到應(yīng)該做的事情就該立即行動嗎?
是的。
子路也問這個。
孔子說,你父親兄長健在,怎么能聽到就行動呢?
一樣的問題,不同的答案,子華為此感到奇怪。
孔子說,冉求做事多慮,所以我要激勵他;子路膽子太大,所以我抑制他。
仲由(前542-前480)
字子路,比孔子小9歲。
直來直往,力氣挺大,戴個雞冠帽,配把豬皮劍。曾經(jīng)還欺負過孔子,但是孔子用禮樂誘導(dǎo),于是子路甘愿做了學(xué)生。
子路學(xué)了道理,馬上就去做,因為擔(dān)心聽到新的道理后,自己腦子會轉(zhuǎn)不過來。
子路問政,
孔子說,先做榜樣,百姓就會跟著。
多說一點呢?
堅持不懈。
子路問,君子崇尚勇敢嗎?
孔子說,君子崇尚正義,不正義的勇敢就會造反,就會變成強盜。
“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孔子說,只聽一面之辭就判案的,只有子路了吧。他雖然勇敢,過頭就沒用了。子路這種性情,怕是不得善終啊。穿著破衣服和一身名牌的人站在一起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的,恐怕也只有子路了吧。
子路做了大夫,孔子對他說,你在的那個地方,勇士多,難治理。但是只要你恭謙清正還是能治理好的。
衛(wèi)國內(nèi)亂,衛(wèi)出公出逃,子路不愿意回避災(zāi)難,終究被殺,死之前帽帶被斬斷。子路說,君子可以死,但是帽子不能掉,于是戴好帽子死去。
孔子聽聞衛(wèi)國內(nèi)亂就說,子路這是死了呀。果然傳來他的死訊。孔子說,自從有了子路,再也聽不到別人說我壞話了啊。
宰予(前522-前458)
字子我,口齒伶俐,擅長辯論。
子我問,守孝三年,太長了吧。君子三年不演習(xí)禮和樂,就會敗壞。不如改成一年,自然界新舊交替,冬去春來,也正好也是一年啊。
孔子說,只守孝1年,你能安心嗎?
能啊。
你既然能心安理得,你就這么做吧。君子守孝,美食吃不下,音樂也聽不進,所以君子才不這么做呀。
子我走后,孔子說,子我不仁啊,孩子生下3年才脫離父母的懷抱,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經(jīng)地義啊。
子我白天睡覺,孔子說,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wu】也。”
子我問五帝的德行,孔子說,不是你這種人該問的問題。
子我在齊國做大夫,因伙同作亂,被滅族。孔子為他感到羞恥。
端沐賜(前520-前456)
衛(wèi)國人,字子貢。比孔子小31歲。口齒伶俐,孔子常常反駁他。
孔子問他,你和顏回比誰更出色啊?
子貢說,我哪能和他比!顏回知道一個道理可以推知10個,我至多推知2個而已。
子貢問,我是什么樣的人?
孔子說,像個容器。
什么容器?
宗廟里裝祭品的禮器。
陳子禽問子貢,孔子的學(xué)問從哪學(xué)的啊?
子貢說,文王、武王的思想還流傳人間,賢人能記住重要部分,不賢的人只記住了細枝末節(jié)。所以先生在哪都能學(xué)習(xí),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呢?
子貢問孔子,富而不驕,貧而不諂媚的人如何?
孔子說,挺好了,只是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人。
齊伐魯,孔子說,魯國是我們的祖國,現(xiàn)在祖國有難,各位何不挺身而出?
子路、子張、子石都想去,孔子不同意,只同意了子貢去。
子貢游說齊國的田常,說,你的憂患在國內(nèi)。卻對小國作戰(zhàn),你要贏了,國君更驕縱,你的處境反而更危險。不如攻打吳國,這樣你率兵在外,國君孤立。
田常說,但是我的軍隊已經(jīng)至此了,再去打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
您按兵不動,我為您去見吳王。
子貢游說吳王救魯伐齊,救援魯國可得名聲,攻打齊國可得大利。
吳王同意,但是擔(dān)心后方越國偷襲。
子貢為吳王游說越王,說,您報仇心切太危險了,不如謙卑,讓吳王驕縱,趁他疲憊,才能復(fù)仇。
越王高興的同意了。
子貢又見了晉君,說,齊國和吳國馬上就要大戰(zhàn),吳國輸了,越國就會偷襲它;吳國贏了,下一步就是攻打晉國。所以您要做好準備啊。
吳國果然和齊國開戰(zhàn),吳軍勝利,果然繼續(xù)攻打晉國。結(jié)果被早有準備的晉國打敗,越國趁機偷襲吳國,最終滅掉了吳國。
子貢一趟出行,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越國稱霸。
子貢善于經(jīng)商,喜歡宣揚別人的長處,不隱瞞別人的過失。曾出任魯國和衛(wèi)國的國相。家產(chǎn)千金,最后死在齊國。
言偃
字子游,吳國人。
子游做了小城的長官,孔子路過此地,聽到琴聲,微笑說,殺雞焉用牛刀?
子游說,我聽老師說過,君子學(xué)了禮樂可以愛護人民,小人學(xué)了禮樂就會遵守法規(guī)。
孔子對學(xué)生們說,子游說的好啊,我剛才是開玩笑啊。
卜商
字子夏,比孔子小44歲,
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洵兮”是什么意思?
孔子說,先要有干凈的白底,才能在上面繪畫。
子夏說,所以在仁義的基礎(chǔ)上才能發(fā)展禮樂咯?
孔子說,子夏啊,現(xiàn)在我可以跟你討論《詩經(jīng)》了。
子貢問,子張和子夏誰更優(yōu)秀呢?
孔子說,子張過頭了,子夏還差一點。
所以子張更優(yōu)秀咯?
“過猶不及”
都一樣。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立志做個讀書的君子,不要做個讀書的小人啊。
孔子去世后,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師,后來兒子死去,他把眼睛都哭瞎了。
顓孫師
陳國人,字子張,小孔子48歲。
子張問如何求官?
孔子說,多聽少說,有把握再做,就能少犯錯誤,這樣求官之道就在其中了。
子張問,如何擺脫困境。
孔子說,說話要誠信,做事要恭敬,那么即使在蠻夷之地也行的通;反之,你就算在老家也行不通啊。
“言忠信,行篤敬。”
子張就把這幾句話寫在了腰帶上。
子張問,讀書人怎樣才算是通達了呢?
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指的是什么呢?
馳名中外。
你說的不是通達啊,這是聲望啊。通達指,立身正直,察言觀色,謙讓恭敬,考慮他人;聲望指,表面上好像追求仁德,實際行動卻違反。
曾參(前505-前435)
山東人,字子輿,小孔子46歲。
孔子認為他最通孝道,曾子寫了部《孝經(jīng)》,死在魯國。
澹【tan】臺滅明
山東人,字子羽,小孔子39歲。
長得丑,孔子差點不收他。
他南下游歷,跟隨他的弟子有300人,名聲完美。
孔子說,我以言辭取人,對子路就判斷錯了;我以貌取人,就對子羽判斷錯咯。
宓【fu】不齊
字子賤,小孔子30歲。
孔子說,子賤真是個君子啊。
子賤在小地方做官,向孔子報告,說這地方比我還優(yōu)秀的人有5個,他們教我政事。
孔子說,可惜他待的地方太小,大點就好了啊。
原憲
字子思。
原憲問恥,
孔子說,國家有道,做官可以領(lǐng)取俸祿;國家無道,做官領(lǐng)取俸祿,就是恥辱。
原憲問,克制住了不好的欲望,可以算仁了嗎?
孔子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了,但能不能算仁,就不好說咯。
孔子去世后,原憲便隱居起來。子貢看到他穿的破爛,替他羞恥。說,難道你很窘困嗎?
原憲說,我聽說沒錢叫窮,學(xué)了道理不能去施行叫做窘困,像我只是窮,但不是窘困啊。
子貢終身為自己說錯這句話而慚愧。
公冶長
齊國人,字子長。
孔子說,子長可以做我女婿哦,他就算坐牢,一定也是清白的。于是孔子把女兒嫁了給他。
南宮括
字子容。
子容問,后裔擅長射箭卻不得善終,夏禹就會種地為什么反而得到天下呢?
孔子沒回答。
子容走后,孔子說,
真是個君子啊,真是有大德啊。國家有道,他會被任用。國家無道,他也不會遭受刑罰。于是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公皙哀
字季次。
孔子說,天下讀書人沒善行啊,大多去做了家臣,只有季次不愿意做官啊。
曾點
字皙。
孔子說,談?wù)勀愕闹鞠虬伞?/p>
曾皙說,咱就想春天里叫幾個朋友,帶著幾個小孩,一起去河里洗個澡,吹吹風(fēng),唱著歌回來。
孔子長嘆說,我也想啊。
顏無繇
字路,是顏回的父親。
顏回死了,顏路窮,他請求孔子把車賣了安葬顏回。
孔子說,不合禮制啊,我身居大夫,必須要有車啊。
商瞿
魯國人,字子木。小孔子29歲。
孔子傳授《易經(jīng)》給子木,子木又繼續(xù)傳下去。
高柴
字子羔。小孔子30歲。
長得矮,孔子認為他笨。
子高做官,孔子說,這是害人啊。
漆雕開
字子開。孔子讓他去做官,子開說,我可沒這個信心啊。孔子因此高興。
司馬耕
字子牛。急躁話多。
問孔子仁,
孔子說,仁人說話會很謹慎。
子牛問,說話謹慎,就是仁了?
孔子說,做起來難,說話能不謹慎嗎?
子牛又問怎么樣才是君子。
孔子說,不憂不懼。
子牛問,不憂不懼就是君子了?
孔子說,自我反省,內(nèi)心無愧,有什么憂愁,有什么恐懼呢?
樊須
字子遲,小孔子36歲。
子遲想學(xué)種莊稼。孔子說,那我不如老農(nóng)民。
又問學(xué)種菜,孔子說,那我不如菜農(nóng)。
子遲走了,孔子說,這個小人啊。統(tǒng)治者好禮、義、誠信,百姓就會敬就會服就會講實情,這樣四方百姓都會來投奔。哪用得著學(xué)種莊稼啊。
子遲問仁,孔子說,愛人。
問智,孔子說,知人。
有若
比孔子小43歲,
有若說,禮的應(yīng)用,恰到好處最重要,只知道和稀泥,可不行。
又說,講誠信要基于符合道義,恭敬要符合禮,才能遠離恥辱。
孔子死了,有若長得最像孔子,學(xué)生們想擁戴他繼承。
學(xué)生們問他,孔子以前為什么能預(yù)測。
有若答不上來。學(xué)生們就讓他下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