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這部分正講到精彩之處,比起前邊平淡的鄉村生活,這件“我”父親為被告方辯護律師的案件,把前邊故事中提到的所有人,都帶入進來。
雖然看的時候因為名字長,人物較多,總是分不太清楚誰是誰,但還是不影響佩服作者,對于這個場景中眾多人物,各種反應的控制能力。
在虛構故事中,最怕的就是很多人物同時出現的場景,每個人都要有所動作,有一些言語或者表情。
說起來容易,這就像一個人操作多個提線木偶,哪個人出場早了,說話多了,會影響接下來一場的順序,節奏,情緒。
除非這件事作者在寫的時候實際經歷過,這讓我想起了,作者簡介說他曾經是律師。這樣的話一切就很好解釋,一切都盡在掌握中。
看到現在,我覺得故事本身的沖突已經不重要了,反而是“我”的爸爸,讓人禁不住要好好想一想,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有著他們當地人極看重的大家族的血統,卻為人謙和;表面嚴肅,卻幽默;干著最嚴肅的律師工作,對孩子卻極和藹寬容;沒上過什么學,卻博覽群書;在黑人白人極度對立的社會形勢下,卻能保持本心,不參與,不同流…
這才是一個鮮活的人,不管他是多少歲,是哪國人,處于什么樣的社會地位,做著什么樣的事,都是值得佩服得人。
也是我們該成為的人,一輩子能做自己,做好自己,是這輩子最成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