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你開始創作南門體書法的契機和緣由是什么呢
朱敬一:小時候我就是以寫字丑陋聞名鄉里。我爸有個理論: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臉。所以我為此自卑了很多年,因為我怎么努力都寫不好看,后來有一天我終于承認這是我的一個巨大生理缺陷
上了大學,我學的是國畫專業,說來慚愧,書法練了好久還是寫不好,當我接受了這個缺陷之后心態就不一樣了,我不再把寫的好看(傳統意義上的)作為我的目標了,有了一種玩樂的厚臉皮心態之后,發現自己反而喜歡上了寫書法,或者說畫字也可以
畢業之后一直沒有間斷,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去福州探親,連著下了五天大雨,我被困在家里沒法干其他的事情,就連著五天隨性的寫些東西。那五天算是比較關鍵的轉折點吧,我在書法上開始找到一點點所謂自我的東西
一直以來我就有這樣一個觀點:
書法最本質的意義是書寫,如果不能讓當代人看得懂,沒有意義
就是說寫出來的文字你得讓當代人看得懂,這樣才能傳遞情感透露信息,如果失去了這一點,我認為書法和抽象畫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了
現在寫書法的大部分遵循傳統意味,在意傳承關系,在意書法筆力肩架結構,使得大多數寫出來的東西我們無法看懂,在這個絕大多數人都打字交流的時代,會越來越邊緣化,越來越小眾化,這本身就斷絕了書法傳承的可能。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天有各種新的名詞冒出來,我們的說話方式和閱讀方式也都完全轉變了
古人早就把豐碑和高標桿建立起來了,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是亦步亦趨還是另辟蹊徑?
那么,書法這么一個中國傳統,流傳了上千年的一個東西,它應該做出哪些轉變呢。所以我特別注意的就是寫出來的文字不管怎么變形,得讓別人能看懂文字,這才有傳播性
Q:那你的書法一般是從哪些地方得到靈感的呢?
朱敬一:我是一個閱讀量很大的人,原來讀書和雜志,現在就看訂閱號。這是時代帶給我們的新閱讀方式,不必去排斥他。大家很難再去閱讀那么長那么深奧的句子了,而很多民間有智慧的人能夠總結出一些很俏皮卻值得反思的句子,這東西濃縮了時代最有意思的精髓。我遇到好玩的句子就把他們摘錄下來,有時候自己也造句,然后慢慢形成我現在每天的一篇書法
我有個觀點:
少看朋友圈,多看訂閱號,因為訂閱號是我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我定期會刪掉和增加一些訂閱號,每天花一小時去看他們。好的訂閱號對詞語的精煉程度是非常高的,有很多民間高手對生活的提煉和反思,這本來就是一種當代文學
推薦幾個訂閱號
1.學習學習再學習
2.新世相
3.公路商店
Q:你的繪畫對于南門體書法是否有影響?
朱敬一:我畫了20多年畫了,所以繪畫本身一定會對我的書法有影響,所以會弱化書寫過程中的間架結構,會隨著心情的變化而改變書寫的順序
好的創意都來自邊界的打破和自我框架的去除
最可怕的很多人感知不到自我設限的框架在哪里
我這么多年的自我學習生涯,養生了一種本事,就是可以在對某個領域不斷探求和深入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撤身,局外看局。這是需要長期自我訓練的一個習慣,不斷從局部和細節中撤出,反思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應該舍棄哪些東西。這個訓練對我幫助很大
Q:那從南門體書法初創到現在被很多人喜歡并轉發,在這個過程中心態是否有變化?
朱敬一:我寫書法本來就是一個無心插柳的玩樂。完全沒有想到會被傳播的那么多,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有很多反思:
1.簡單簡單再簡單。這是一個產品經理的職業修養,其實對藝術家也一樣
2.沒有傳播就沒有生命。真正好的東西你不必費勁去宣傳,自然會有人替你傳播
3.堅持堅持再堅持。一個新事物出現的時候,嘲諷的人必然會有很多,堅持做好自己就可以
Q:那你有思考過南門體書法今后的一個發展么,比如做成電腦字庫,或者再嘗試寫一些別的語言種類的文字
朱敬一:目前處于一個籌措的過程中。我是希望能夠留下來一個大家都能夠用的字庫的。我覺得這個時代是一個共享的時代,你越多的共享給別人,越多的人給你反哺
最近還在嘗試寫一些英文的書法,因為我覺得書寫這個東西是沒有國界的,但是英文的書寫方式、字母的組成和中國漢字不一樣,可能書寫美感要重新探討。所以我貼出來的一些英文書法很多人說沒有中文好看,我不介意,這是一種嘗試
Q:聽說你寫書法有一些固定的程序?
朱敬一:
書寫尺寸都是固定的
只用一只毛筆
文字盡量控制在十個字以內
原因很簡單,我比較懶
Q: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書寫會降低書法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朱敬一:書法在以前是士大夫階層的專屬,一種上等人之間傳遞趣味的暗號
民國時期,能夠讀書識字的人的數量不超過30%,但是到了現在社會,幾乎找不到完全不認字的文盲,每個人基本兩千左右的認字量。讀書識字的人多了相當于是把文化這種傳統上屬于精英階層的東西的門檻拉低了,就變成了我們所說的文化的降維。我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種文化上的更加平等和民主
那么一個不知道繁字體怎么寫的人,不知道草書怎么寫的人,就沒有權利欣賞書法了嗎?
時代在變化,很多東西都會改變,未來是怎樣我也無法猜測,我能做的就是就是創造本身
想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南門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