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被打擾的安心學習,是只有大學生能享受到的幸福。
我常常想,如果時光倒流,能重新回到大學的話:
1.
一定要參加英語協(xié)會,英語角組織的晨讀,可以跟大家一起練發(fā)音,尤其是能在一群興趣相投的同齡人面前鍛煉膽量跟自信,這太難得了。大二,我要競選會長,我要給老師建議組織全部英語專業(yè)的人把《書蟲》1-6級通讀一遍,有人批評書蟲1-3級過于簡單的話,我就要建議讓他們對著中文自己翻譯一遍,再對著原文比較,然后想一想原文為何要用基礎詞匯,重新認識“Education”。然后再讀改寫前的原版,對書蟲對比,自己試著改寫一本。
2.
沒課的午后,趴在圖書館,一束陽光撒下來,把正在讀的英文小說曬得發(fā)光,像夢想的顏色。買一個漂亮的筆記本,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配上隨性的涂鴉,抄滿送給喜歡的人,讓她幫忙保存起來,以后結婚了要放在書架最上排的,如果分手,一定和平分手,避免被撒氣把這個本兒給撕了(畢業(yè)后慢慢你會覺得這樣的想法真是矯情,可大學時代,嘿嘿)。
3.
一定認真上每一節(jié)英語課,有機會就去蹭英語專業(yè)的課,最差的英語老師都比自己強N倍,最早知道這一點。
4.
在ins上給固定的幾個朋友點贊,添加Facebook好友,當一個認真點贊的外國朋友,然后慢慢交到自己喜歡的外國朋友,每天評論區(qū)都聊幾句。
5.
圖書館外文區(qū),一大片英文原版書,不要錢,借了讀,一周一本,慢慢會理解為什么錢鐘書、林語堂他們都英文好,為什么他們都喜歡閱讀。會感受到,原來英語好是自己能體會到,不是坐飛機被鄰座的胖阿姨表揚發(fā)音標準,也不是被外教老師表揚口語地道,原來是從《簡愛》里讀到了堅定自己想要的愛情,甚至寧愿先錯過。原來學英語是對一種文化的親近,對視野的拔高,甚至不屑于跟人討論所謂“口語地道”,但慢慢想跟著莎士比亞學點臟話呢。
6.
學校一定有一個情人坡,周末買一杯奶茶,斜躺在情人坡上,慢慢讀一本《富蘭克林自傳》,體會它與《論語》的區(qū)別,你發(fā)現(xiàn)你邊查詞典變讀完這本書,慢慢習慣了,再像《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這類中文書你一個月能讀好幾斤,太輕松了。
7.
一個人精細的學一門語言,最培養(yǎng)耐心跟自律了。如果你能自己思考,認林語堂、旋元佑、錢鐘書這些英文高手為老師,遇到問題思考、解決,而不是直接上知乎給人發(fā)私信:“老師,我想問一下....”。你的邏輯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進步。
大學。
不需要上班,大把的自由時間,不會被客戶拉過去喝酒,也沒煩人的婚禮打亂你的學習計劃,一個學習計劃幾乎能最有機會完全執(zhí)行的階段。等你畢業(yè)了,你會體會到,知道晚上安排了一個視頻課要看,可在客戶的飯局上被灌酒了,回家只想吐完趴著,無奈。
全心全意的學習一門外語,這件事幾乎只有大學能做,不被打擾,身心精力俱佳。倒不一定要學英語,感興趣的外語都可以,認真學一門,通過學英語改變性格,是我近幾年最大的收獲。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興趣,興趣產(chǎn)生的樂趣跟成就感能把迷茫揍的滿地找牙。
當然,也有人一心責怪學校沒氛圍,責怪圖書館不夠全面,責怪英語角太沒意思,批評英語老師都是誤人子弟。
嗯,有的,這樣的人有的。
我只是希望你們,不要輕易變成這樣的人。
從你看見這個答案的這一刻起,選一個練口語的App、背單詞的App或者就用多“Duolingo”,任意一個都可以,反正比那些培養(yǎng)習慣而專門打卡的App要強。
英語好就拿用Duolingo把西班牙語學一點兒,被英語不規(guī)則的元音發(fā)音折磨過的人,簡單涉獵西班牙語會如魚得水。
用它打卡,幾乎所有的英語學習類App都有打卡功能,如果你能堅持打卡兩年,一天不落,哪怕每天只記幾個單詞或者用“每日英語聽力”聽一個娛樂節(jié)目片段。從學習效果的角度,這樣的行為有點像自欺欺人;可從培養(yǎng)自律、克制惰性的角度,真能堅持兩年,簡直脫胎換骨,空口無憑,你們的老大哥我,憑這個小習慣,生活態(tài)度完全改變了。
英語不比其他技能,多認識一個單詞,多會講一句口語,都是有意義的,它的學習成本低,就把你玩游戲的時間分10分鐘給它就行了,從培養(yǎng)自律的角度看。
如果真的堅持,等你畢業(yè)的那一天,你可以放下打卡了,不需要再靠打卡來約束自己了,那一刻,呼......就像是被夢中情人按在地上強暴三遍并且是自己最喜歡的姿勢,我只希望你們能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