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三年,回到濟南的第一個夜晚就被當年同窗拉去聚餐,都是法學專業的佼佼者,加上社會上三年口才的磨練,隨便拎出一條理由都讓跑了一天出版社分分鐘累成狗的我難以拒絕這場盛情款待。
同窗聚會,話題似乎除了上演一場煽情版的追憶似水年華,就是感嘆生活如此艱難,果不其然,酒還沒過三巡,抱怨現狀的吐槽接踵而來。
我性格有些內向,別人說三句,我大概也只能回幾個字,時間越長,大家意識到我是個很好的傾訴對象,即使離開校園幾年,拉著我抱怨的習慣還是沒改變。而小盧,更是其中的翹楚典范。
說起和小盧的交情,不得不說我和他認識完全起源于一場孽緣。
這場孽緣簡單說便是我的前男友和他前女友是男女朋友。
大概是有了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狗血交集,平時并不怎么熟的同學關系迅速發酵,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之感。
革命友誼正式確立,話題也多了起來,也就是如此,我才發現,看似穩重的小盧,竟有如此話嘮另加愛吐槽的一面。
校園永遠單純,以前的小盧,抱怨也不過是課業負擔,還有愛情離開的傷感,可聽著現在小盧的抱怨,依舊是前言不搭后語的習慣,可我覺得這個問題似乎不是在學校時那樣幾句話就可以解決那么簡單。
“姐,你知道嗎,我發現我快廢了,生活生活不如意,工作工作不順心,就連交個女朋友,人家都嫌我不懂她的心,你說我不努力嗎?我哪里不努力?我也知道你說的那些道理,要學會為人處世,學著低眉順眼,哪摔倒哪爬起來,可是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喜歡現在的同事,更不喜歡每天跟孫子似的見誰都點頭哈腰,我知道我要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我還知道我要學習考研考證然后增加閱歷,我也知道我現在這樣消極不對,這些大道理我都知道,可是,我就是做到……”
舉著杯子的小盧臉色通紅,明顯喝多了還在自顧自的說著那些他的煩惱,我卻依舊沉默。
我沉默不是因為我內向話少,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安慰這個被現實打磨的快要失去菱角的好友,而是,他剛才說得對,我說的那些道理他都知道,他也相信,可是,他不會去做,也不懂如何做。
人生悲哀大抵如此。
朋友圈里,各類勵志雞湯鋪滿屏幕,教你如何生活;百度搜狗各大平臺,精辟的、嚴謹的、膾炙人口的句子讓你知道成功人士的人生信條;書店里,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各個階段的名人傳告訴你想成為人生贏家多大年紀都不算晚;就連隨處可見得宣傳單,都可以在上面發現指引你前進的燈塔格言。
可事實上,我們看了,知道了,信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電影《后會無期》的一句臺詞說:“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痛的領悟,很真實的詮釋了我們現實的無助,可也一針見血的告訴我們,我們只是聽過這些道理,所以過不好這一生。
很佩服這句臺詞的原作者,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想當然的會說:“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p>
聽過和懂得,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他們的意思并不相同。
小的時候一直喜歡看課外書,有時候看到書上說沉默是金,我記下了,在寫作文的時候還會經常用它,后來長大了,工作了,遇到了很多事情,慢慢明白,那時候我僅僅只是記下了,有些故事和道理,沒經歷過的人有聽沒懂,雖然記在心里,但是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有真的自己經歷過了,才恍然大悟般的懂得了。
而我們之所以覺的自己懂了,往往只是自己沒有經歷過所以產生的錯覺,人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清晰可見,也不是聽過那么多大道理就可以讓自己活的美輪美奐。真正的懂得,只有用眼淚和汗水才能換。
所幸,不是所有的問題都無解,我們也不是一個人這樣困擾,有人說過,與其在這里抱怨那些道理我都懂卻做不到,不知道怎辦,不如放下你高貴的身段,勇敢的試著去做你聽過的那些對的事,真實的生活會教會你那些道理的正確打開方式,如果連該做什么都不知道的話,或許讀書可以給你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