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愛空間面試出來,已經是接近晚上八點半了。天空掉了幾滴雨,被我直接給忽視掉了。我和朋友叫了順風車,坐在馬路旁邊的公交站上等。在我不遠處坐著一個小伙子,二十五六歲的樣子。他穿著和我今天一樣的白襯衫,黑西褲,背著公文包,一邊抽煙,一邊低頭看手機。
那一刻,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不久的將來。
我轉過頭看廣州,我看到這個時候的廣州,車水馬龍,繁華似景,美麗的像一幅畫。畫中的高樓像有魔力一樣使每個人都氣喘吁吁地向前奔跑著,任何人都沒辦法獨善其身,并且源源不斷地,有人離開,有人進來。
上大學之前無數次幻想過自己的未來,那時候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會想,畢業后努力工作幾年,然后就可以坐在讓無數人仰望的大樓上,透過透明的玻璃窗俯視這個世界最美妙的風景。今天,生活像趕集似的將我趕出大學的校門。我站在偌大的廣州,周圍就像個干凈的菜市場,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菜農。連陽光都很難見到。
有一種成功是,一定要站在有陽光的地方,看著自己被無限放長的影子,相信自己就是巨人。
所以,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未來,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前段時間火了一把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故事以摔跤開頭,也以摔跤結束,最后也因為摔跤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電影里的吉塔和巴芘塔,并不是一開始就自己選擇摔跤的,并且還一度懷疑父親要求她們這樣做的意義。她們每天都過得很艱難,同時還要忍受著別人的嘲笑與異樣的眼光。她們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她們渴望跟別的女孩一樣,留著秀麗的長發,穿著飄逸的長裙,每天看看電視,啃啃瓜子,然后笑笑又是一天。
其實,這不就是我們嗎?
從小學開始,父母每天要我們背著書包去上學讀書,我們并不喜歡,可是我們敵不過父母的威嚴;高三那年,我們看了許多故事,覺得讀個好大學能有什么用?不過是多浪費四年的時光,到頭來還不是跟大專生一樣失業;后來上了大學,我們選了專業。可是大多數人都不喜歡,于是不去上課,于是連學都沒認真學過。我們看不出這些意義所在,我們大多數時候都覺得,還不如真真正正出社會闖蕩兩年來的實際。
我們不滿眼前的生活,卻不愿做出改變,我們想要未來有更好的人生,卻忍受不了現在流下的汗水。我們看不到這樣的做的明天是什么,我們只體會到身體此時此刻過乎常人的疲憊。
2
小時候我覺得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是個很神圣的職業,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站上去講話。初中的時候我開始打籃球,我覺得姚明是一個偉大的球員,我希望自己長大后能像他一樣。上了高中,我認識馬云,覺得他好牛逼,于是我覺得自己應該向他學習。
小時候我想成為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長大后發現,我誰也不是,我只是我自己。
有時候不知道做一件事情是為了什么,但你堅持做了,然后你變成了那個想要的自己。所以很多事情,開始的時候你并不能看到它未來的樣子。就像一條崎嶇蜿蜒的山路,走在這頭的你,并不能看到另一頭的風景,你走著走著,走到了山的另一頭,發現原來是這個樣子。
高中的時候認識一位體育生,他是一位很嘻哈的人,很難靜下來做一件事情,從不上課,還整天遲到,早遲。他經常看一些視頻,但每次都是看到一半就退出去,然后點開一個視頻,點開,又退出去。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初二初三那兩年里,每天早上五點獨自一人在操場上拖著輪胎跑圈,每天下午訓練完后還去健身房擼2個小時鐵。所以他有著在我當時見過的人中最好的身材,甚至到現在我還這樣認為。
所以很多時候,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取決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們看不到自己的明天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今天做的這件事情有什么意義。就像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看書沒用,慢慢地也就不看了。但只有在真正需要用到的時候,我們才能體會到平時看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那是一種積累,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像助推器一樣幫我們一把。
今天比明天更重要,請過好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