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把《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觀易碎》看完了,書評和思維導圖這兩天就整理出來,話說,自己也真的是不溫不火,面對現實依舊停留在表面,即使看了咪蒙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卻不知道要走向何處,懵懂與不安,其實事實是自己不愿承擔太多的責任與壓力,才會不敢面對,可是,真的接受又何懼呢?
瀟灑姐是自己的能量拯救主,有遇到不明白的,我會去看書中的解答,當然我知道,其實只要用心對待和努力校正,許多麻煩還是可以很好解決的,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關鍵時刻自救才是王道,于是在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下一個決定,每一本瀟灑姐的書都要詳細解剖,做實驗,檢測自己的長短優勢!
今日讀的是《致女兒書》這篇,寫給她未出世的女兒(不久后問問來到這個星球)。很難想象,一個三十四歲的女人會思考問題是如此之深,尤其是生育問題,在書中,瀟灑姐言辭懇切,富有哲理,還帶有意志般地期許自己的孩子拼到一定的極致(當然不明說,借用姥爺的口吻),這是讀到最后最讓我感慨的一段,真的是基因在一大部分上已經決定上層建筑了!
從2014年知道瀟灑姐,15年Tiffny藍趁早效率一年生,16粉紅趁早效率手冊二年生,每一天都在做著嘗試與較量,只是太low,進步太慢,我無法知道快速前進的感覺會怎么樣,更難以體會高風險背后的體驗是怎樣的,只是連最基本的任務我都無法完成,何談與那些高手較量呢?
在這段話中,你會知道,瀟灑姐的獨立、自律、個性就能夠充分體現出來,有句話是這么說,一個人會從不好逐漸變成好的,但不會從一成不變到變好狀態,這是最不可能的,而大多數時候,我自己竟然也是這樣期待著,著實嚇死了!
對于努力,我一直抱有敬畏的狀態,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難以實現,而目前來看,是根本就沒有踏出去,連眼界都不曾打開,何來三觀,也別提跟別人競爭,處于無憂無慮的狀態,只會讓我更加憂慮,尤其是沒有錢的時候,會發現一個人是多么地無助,想得再多,都不如,好好去做一件有用的事情,不要在最好的年華辜負自己!
我很害怕自己成為那一類人,一類無能、低能、缺乏效率的特殊人群,遇到危險不敢挑戰,有很好的機會不把握,有喜歡的事物不敢追求,對于心儀的對象不會主動接觸,只能夠看著、恨著,再咒罵自己怎么會這般無力,真心厭倦這樣的生活,我只希望,寫下的所有愿望和目標都是真心實意的,并且告知一定要成為那一類人,一類讓自己自信、愉悅、充實地人生,那就開始去做那些不愿意面對和不舒服的事情,只有覺得人生失意與焦慮的時候,才是意識到珍惜當下,無悔經歷過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