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成都,下午入住了青羊區寬窄巷子附近的民宿酒店。
酒店裝修很好,很典雅,不過價格也不便宜,一晚上200多。
因為我們對四川太陌生,加上前幾天宜昌到恩施,恩施到重慶,路況都不是特別好,加上天氣原因,對于自駕的人來說,是很疲憊的。雖然重慶到成都的國道路段還算比較好,但是連續幾天的游玩,多少還是有點累,所以我們選擇了報團去九寨溝。
旅行社的接送地點必須是在三環內,我們之前定的酒店在三環外,只能退掉,重新找酒店,一邊還跟旅行社溝通,最后實在沒有辦法,只能選擇旅行社附近的酒店。因為要停車好幾天,所以又一次遭遇了昂貴的停車費問題,可能寬窄巷子這邊屬于景區附近,所以停車費都要3塊錢半小時,這也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停車費按照半小時收的,這樣算下來,我們去九寨溝3天,加上來去兩個半天,一共差不多4天,停車費要500以上了,確實太貴了。于是我們在網上一個個看酒店,先問有沒有免費停車場,最后找到了這家民宿酒店,雖然電話里客服說需要看運氣,他們這里只有8個車位,如果沒有了也沒有辦法,我們運氣不錯,剛好還剩最后一個,所以也不管房間價格了,就住下了。我們說好了,車子停幾天,我們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是在這里住,這樣車子才能免費停,不然他們也要收停車費。
講真,貴的酒店就是比便宜的酒店住的舒服很多,幾天的疲勞都消散了。
今天早上,我們4點鐘就起床了,因為旅行社4點40就要過來接我們,成都的5點鐘的街道還很安靜,路上的車子并不多,行人幾乎沒有。
一個師傅開著車,按照順序在不同的地點將我們一個個接上,到了旅游車的起點,一路上,我們看到超多人都在酒店外面等車,應該都是去旅游的。
跟團旅游最大的問題,就是感覺很累很疲憊,但是也有好處,就是所有的景點都可以玩到,而且吃住不要自己操心。
有一個女孩是一個人從吉林一路玩過來,然后九寨溝之后去張家界和鳳凰古城的。
有一行五個人是從江蘇宿遷過來的,50多歲的樣子,他們都是同學,剛好有一個同學是成都的,于是約好了一起旅行。
有一個男生在成都讀書,馬上要出國留學了,于是讓遠在內蒙古的媽媽到成都來,一起去九寨溝。
有姐妹四個人一起旅行的,從東北過來。
旅行的路上,其實每個人都有故事。
成都到黃龍景區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有400多公里,開車差不多要6個多小時。
我們大概從6點出發,先是走高速從成都到汶川,然后走低速到黃龍。
因為起得比較早,所以大家都很困,在成都到汶川路段,基本上車里的人都在睡覺,一直到汶川,有了第一個休息的地方。
休息的地方有很多賣東西的,有青稞餅,牦牛肉,還有當地的一些特色食物,也有少量水果。越到高原,水果和蔬菜越來越少,所以也相對比較貴。導游告誡我們,不要隨便買路上的東西,因為很多都是假貨,而且缺斤少兩是一定的。還有,除了景區以外,路上所有的地方上廁所都是要交錢的,不貴,一塊錢一次。
再次出發后,導游就不讓我們睡覺了,因為海拔開始在不斷升高,人在睡眠狀態下處于被動呼吸,容易缺氧窒息,所以要保持清醒狀態。
導游開始跟我們講了很多關于汶川,關于藏族的一些事情。旅行,其實并不是真的為了看多少風景,而是為了感受每個地方不同的文化和風俗,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關于汶川地震,導游講了很多,有我們不知道的“萬人坑”,因為當時死亡人數太多,為了避免瘟疫,造成更加慘重的傷亡,所以在當地挖了大坑,尸體全部拉過去,安置在萬人坑里,坑里撒上石灰,擺放一層尸體,然后在尸體上再撒上一層石灰,再擺放尸體,就這樣處理。
也有一些是我們熟知的,地震的時候,有個婦女被挖出來的時候,弓著身體,身體上面壓著厚厚的預制板,她的身體已經僵硬,身下是幾個月大的孩子。
有個孩子幾天后被救出來,在擔架上對著救援人員敬禮。
那張感動了全世界的《給妻子最后的尊嚴》的主人公,也就是騎著摩托車載著自己的亡妻回家的那個男人,讓多少人都感動落淚,卻在妻子遇難3個月后,就重新組建了家庭。
地震后的一段時間,整個四川省的銀行存款銳減,據說很多人都因為地震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態度,更加懂得了珍惜當下,所以學會了適當地享受生活。
旅行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聽導游講這些,因為很多東西都是我們無法從書本上知道的,或者無法了解得很全面,我們可以看到風景有多美,但是卻不知道很多人文故事。
導游還給我們講解了蜀繡的一些知識,講到了一些藏家的文化傳統,教了我們一些簡單的藏語,完全按照讀法來說,比如男人叫色狼,女人叫色魔,藏族人見面問候會說“扎西德勒”。
上午10點多,我們就在酒店吃了飯,我個人覺得都還不錯,就是大多數菜都是涼的,旅行在外不比家里,能吃飽就好,不能要求太高了。
當車子翻越了兩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峰時,我們明顯感覺到有些胸悶,呼吸都要有點使勁才行,裝在包里的零食包裝袋都鼓起來,要爆炸了一樣。
導游不讓我們再睡覺,而是開始給我們講一些注意事項,怎么應對高原反應,說實話,我從來沒有這么緊張過,因為從來沒有導游會在旅行的時候告訴你,旅行也會危及生命的,一定要重視。好在我和胡小妞身體素質都還算比較好,爬山比較多。
中午12點多的時候,我們進入了黃龍景區,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駛,我們能看到遠處的高山上還有雪,太陽光也很強,映射在雪山上,仿佛群山被鍍上了一層白銀。第一次在穿著短袖的熱天看到大雪,我們都非常興奮。
等到了黃龍景區的門口,下了車,立馬就感覺不一樣了,呼吸不是很通暢,雖然有太陽,我們還可以看到自己哈出的氣,感覺上不是非常冷,但是鼻子吸進去的氣是冷的,就好像冬天一樣,鼻子感覺酸酸的。
醫療站的工作人員在距這里100公里左右的地方上車,給我們講解了高原反應的一些事項,并且告誡我們如果有心臟病,血管病等疾病的人不要上黃龍,所以車上一共有4位年齡稍微大點的人選擇了放棄。
我們都是乘索道上山的,因為醫療站的工作人員將高原反應說得太夸張了,當然她也是想賣一些高原反應的藥品,我們都或多或少有些擔心自己身體受不了,加上時間比較緊,所以我們都是乘坐索道。
門票是200,索道是80。
乘索道上去之后,就沒有多少路了,沿途都是一些偏原始森林的樣子,長得最多的就是柏樹。
沿著棧道一直走到最頂端,就是五彩池,陽光下,池子的水非常清澈,呈現不同的顏色,以藍色為主色調,站在最高處往下看,整個池子像是鑲嵌在山間的一顆藍寶石。
游客在五彩池停留的時間最長,很多人都在拍照留念,陽光下,低頭是五彩池,抬頭是雪山,這種景色確實不多見。
因為現在還沒有到雨季,所以水量不充足,整個山上就只有五彩池有水,其他地方都暫時干涸了,如果雨季到來,那么沿著整個棧道一路上去,會有很多這種晶瑩剔透的藍寶石一樣的池子,絕對壯觀。
因為地處高原,氣候多變,如導游所說,下午4點左右,肯定要變天。我們玩到4點多,天空就真的飄起了雨點,非常冷,幸好我們都穿的是冬天的衣服,還比較抗寒。
我們開始下山,雨開始變小了,又飄起了雪花,越來越大,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第一次在這種天氣看到鵝毛大雪,因為高原天氣很冷,所以雪很快就沉住了,整個世界瞬間就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出了景區后,車子一路往下,海拔開始變低,我們漸漸感覺舒服了很多,導游安排我們晚上在當地的一個藏家吃飯。
藏家人非常熱情,進門的時候給我們每個人都戴上哈達,并且向我們一一問好。安排就坐后,很快給我們端上了火鍋,還有青稞餅,酥油茶,青稞酒,牦牛肉等。
吃飯之前,我們一起做了敬酒儀式,一杯分成三口喝完,然后開始吃火鍋,據說這是以前土司吃的,說實話,有點咸,我們都有點吃不慣,然后熟的牦牛肉太硬了,我們都咬不動,放在鍋里煮了半天,還是不行。新鮮的牛肉很嫩,很好吃。我們吃得最多的就是蒸土豆,青稞餅和粥。
入鄉隨俗,我們吃不慣是因為我們不經常吃,別的城市的飲食可能我們都不習慣,更何況是高原地帶的少數民族呢。還是那句話,旅行在外,吃不是很重要,只要不餓著就行。
吃飯的時候,藏家的姑娘和小伙還給我們唱了很多歌,跳了幾支舞,我是第一次在這樣的場合下吃飯,覺得很好玩。
吃完飯,他們在院子里生起篝火,號召我們一起跳舞,所有人圍成一個大圈,學著藏族的簡單的舞蹈,剛開始我們可能都還有點拘束,不過在那些熱情的姑娘小伙的帶動下,不一會兒氣氛就熱起來了,所有人都融入了歡聲笑語中。
半個多小時后,我們在他們的祝福聲中,一一和他們道別,每個人都和他們拍手,然后按照他們說的,去轉經綸求好運后才離開。
黃龍之旅結束了,這一天非常累,在旅游車上,我們都昏昏沉沉的,導游讓我們回去酒店都泡個腳,第二天才有精力在九寨溝玩。
累并快樂著,就是旅行最大的感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