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美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娶美人魚也。
隨筆說閑話。當我們坦然說出“我欠你的”時,往往不容易還或者索性不打算還了。都說欠星爺電影票的,沒幾個樂呵呵的為陳年的梗買單。想起陳年的《大話西游》,或許是星爺人生的低谷、又或許是藝術的巔峰,這兩者并不矛盾,他的生活、圈子何如,與他的作品本身關系不明顯?!洞笤挕纷屛页踔锌吹眯?、高中看得哭、大學還看哭笑不得,直到重回電影院,我買了票卻被白皮賴賬拒在門口——“這不是我家的活動"——“還票計劃”才擱下。
“過度解讀”是觀星影的一大樂趣——我選擇了小場次、一個人、最邊角的地方去看《美人魚》。提前看到票房穩穩、口碑兩極,我也就放心了,這是星爺——一部能承載“過度解讀”且還言之有理的作品,本身就算偉大了?!睹廊唆~》太規矩,可能遠不夠偉大。
“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局”,星團隊的保密工作,讓他的電影格外引人遐想。但《美人魚》是真的規矩——至少我到現在還沒有悟到“深意”。“人魚相戀”,愛情與環保,從選材到鋪陳,只是“中規中矩”——感覺不必是星馳來拍。不至于“爛”,只是趁星爺大才,有點不盡如人意;放來賀歲也未必合適,屠戮有點重,最后的照片都有點行為藝術剪影的意思了……順便帶一句,不是寬熒幕,但凡看到的寬熒幕都是截去上下的,這樣反而頗有老電影的感覺。
全片最大的笑點在報案畫圖的橋段?!鞍肴税媵~”的梗引笑同時也引發了一點關于“半”的想法:下半身思考,上半身相愛。
下半身代表欲望,代表局限。感謝食色欲望,讓人進步;感謝思維局限,讓人“進步”得心安理得。殺人魚犯法嗎?人魚吃海鮮嗎?當文明法則定義自然法則的時候,文明的霸道性就體現出來了?!癤X是人類的朋友,所以我們都要保護XX;將害蟲消滅干凈”我們這代從小是這樣學的,對自然的系統性敬畏扭曲成了“以人為本”的利害觀,反正就目前思維能力,也只能這樣,否則文明越發達,殺戮越深重,人類靠什么救贖內心?獸醫一定比屠戶善良嗎?人類面對自然,只能是懵懂,局限著思考,計劃著宰殺。到了人魚這里,用幻想講科學,不好自圓其說——把人魚當人看,就成了侵略與被侵略的戰爭主題,要用社會法則來評判;把人魚當魚看,就是物種保護主題,那時采捕、交流、研究也是正道——既把人魚當人看,又給它自然法則,略顯混亂。我在想,人魚在一起后,要花多久才能適應彼此的“下半身”,消除隔閡,要花多久才能突破海陸思維的局限……
好在還有上半身,人和魚是一樣的。兩人各出一半就是完整的愛——人放棄家業、魚背叛種族,哪一個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脆弱賤癌遇上純情無知,誰能說不是一種緣分呢?當魚真真地攤開了胸膛,當人愣愣地忘記了雙腿,這是愛,也只是童話故事。
我們常常奔波,受雙腿習慣性驅使,欲望已經幫我們選好了方向,做足了最優化配置;同時下半身解放了上半身,讓人精神奕奕、用心丈量世界的童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