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這本書買了有段時間了,但一直都沒看,后來參加了@湛廬文化的讀書會,聽孫路弘老師按他自己的思路解讀了這本書,覺得有點意思,于是這兩天抽空把書看了??赐旰笞隽俗鰰懊鎸O路弘老師出的測試題,結果和孫老師對這本書的認識還是有些不一樣,可能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吧。
這本書研究了稀缺(Scarcity)以及它的成因,并試圖給出解決方案,但翻遍全書,并沒有看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方案,只是提供了一些想法。
一、稀缺的邏輯
作者的邏輯用一張圖來表示大概是這樣的。
即,實際的稀缺會形成一種稀缺心態,用作者的話說叫“稀缺俘獲大腦”,而且這個過程是無意識的。當我們的大腦被稀缺俘獲的時候,我們會專注于解決目前的稀缺狀況,這樣會導致兩個現象:專注紅利和管窺負擔。所謂專注紅利,簡單的理解就是當我們專注于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會調動各種潛能,最終會超水平發揮;而所謂管窺負擔是指當我們專注于某件事情時,其他短期內貌似和解決此事無關的一切都會被忽視,包括那些對解決目前狀況有益的長期行為。也就是說,專注與眼前事物,有好處也有壞處,但大多數人意識不到這一點。
稀缺導致的另一個現象是會減少我們的“帶寬”,作者對帶寬的定義比較寬泛,簡單點理解就是心智容量,包括兩種能力,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由于帶寬減少,我們的認知能力(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智商)和執行控制能力都會減弱,從而會更短視、浪費未來的資源、缺乏前瞻性和洞察力、計劃執行不力……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當前的稀缺并沒有實質上的解決,甚至更惡化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再把這個流程簡化一下,就是稀缺→稀缺心態→帶寬降低→能力弱化→稀缺沒解決,如此循環往復,窮者愈窮。
二、舉個栗子
比如說月光族,平時基本靠刷信用卡度日,特別是現在各種手機支付方便得令人發指,用現金的場所也越來越少了,吃喝玩樂靠一張關聯信用卡就能解決大部分,加上小馬哥的淘寶這樣的吸金大戶……信用卡刷得爽爽滴。然后,苦苦等待發工資那天,工資到賬后的首要任務就是還信用卡,還完后,工資卡基本就空了。而且特別神奇的是,賺4000和賺20000的人狀態很類似,也容易理解,消費水準不一樣,買的東西不一樣,總之一句話:缺錢?。ㄒ环N最常見的稀缺)不管賺多賺少,他們都覺得缺錢(稀缺心態),按照理財專家的建議,做好財務規劃和儲蓄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知道理財上有句很經典的話,“把每月收入的10%用于儲蓄,這并不影響你當月的生活質量”。但月光族極少有人這么干。為什么?
回到作者的邏輯,因為稀缺俘獲了你的大腦,你的智商和自制力弱化,你要么認為每月存10%的理論是扯淡,要么你雖然認可,但只能默默說一句:“臣妾做不到?!?/p>
三、破解之法
那么問題來了,照這個邏輯,缺錢、缺時間、缺女人、缺男人……這些問題都無解嗎?
我們先假設作者的研究成果是靠譜的,是符合邏輯的(好歹人家也是哈佛的終生教授,不能白瞎了自己的頭銜不是)。如果要破這個局,怎么辦?我們可以看看整個循環中有哪幾個點是可以調整的。我認為有兩個環節可以調整,一個是“稀缺心態”,一個是“心智帶寬”。但作者認為稀缺心態是一種潛意識行為,換句話說改它不靠譜,作者認為這個循環上的唯一解是改變帶寬,不過作者并沒有提供太多具體改變帶寬的方法!
稀缺心態是否無法改變?
我覺得可以試一試,雖說這個心態的形成是無意識的過程,但我們可不可以通過下意識的心理暗示來影響潛意識呢?這里可以參考湛廬文化的另一本書《潛意識的力量》,里面提到一些方式,去影響你的潛意識,比如冥想。
最終希望達到的效果就有點像大張偉在歌曲“倍兒爽”里的歌詞,在面對稀缺的時候,能從心底產生這么個想法“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真的能嗎?我也不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試試看吧!
如何改變帶寬?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通過改變環境、制度等方式來減少帶寬負荷,從而釋放帶寬,幫助那些處于稀缺狀態中的人們。我呢,希望從個人的角度出發,看看作為一個個體,能做些什么來增加帶寬,而不僅僅是釋放一些帶寬。作者的方式有點像清理電腦垃圾,少運行一些程序,而我嘗試的方式更像是直接換4核的CPU。當然,這些方法我也只是在實踐和摸索中,也希望大家一起來探討。
1、廣泛閱讀。
這是提升心智容量最簡單的方式,既然是廣泛閱讀,那就不要限于自己的專業書籍,應該多多涉獵不同領域,從不同緯度來轟擊你的大腦皮層。
2、適度旅行。
我挺煩那種鼓吹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感覺都是旅行社的托。本來就處于一定的稀缺(缺錢)現實中,別這么不負責任,拿著你家娃的奶粉錢說走就走。所以,得在條件允許或自己創造條件下,適度旅行,開闊眼界,激活大腦皮層某些不活躍的區域。
3、經常鍛煉。
運動可以改造大腦,可以讓你的大腦供血更充沛,腦細胞更活躍,簡單點說,運動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一些科學家經過研究后證實的,具體可以參考《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當然,作為一個馬拉松跑者,我優先推薦的運動自然是長跑了,通常,我在跑步1小時左右,整個大腦會像洗過一樣,清晰而敏銳,所以現在跑步我會帶個錄音筆,萬一有點小靈感啥的,趕緊錄下來。
4、跨圈交流。
你可能經常活動于某一兩個圈子,也許那和你的職業有關,也許和你的愛好有關,我建議可以考慮去不同的圈子里作作客,體會一下不同圈子里的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你有啥不一樣,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和你有啥不一樣,這些不同點會對你有啟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