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秋冬滋陰。
第一:熱量過剩人群不宜進補 ,現代人存在營養過剩,體脂超重,內臟脂肪超標,肝臟脂肪增多,徒增內臟負擔,需要平衡膳食,有效控制高熱量的食物攝取,卸下內臟負擔,平衡內臟的陰陽調和!
第二:陽虛體質多增加陽氣,扶陽固本,陽虛體質冬季怕冷,手腳冰涼,腎陽虛,先天元陽不足,須通過經絡疏通,艾灸,膏方,針灸等調理陽虛體質;
第三:陰虛體質多采用養陰潛陽的方法來改善陰虛火旺等現象。秋季養陰,一般胃火非常旺的人,就像一壺熱水都燒干了,還在一直燒,這樣就會造成三焦火旺,導致失眠,便秘,和乳腺疾病!秋季預防秋燥,需要多食滋陰的食膳!通過背部按摩刮痧罐灸泄火,通氣血排毒素,然后再潛陽來補。
第四:氣虛體質多補脾,調制脾虛,脾乃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經屬陰經,須沖陽而補脾,更需要食物運化的動態平衡!脾虛之人氣不足,氣虛而導致人的神智不清,體乏無力,無精打采!冬令進補前必先調脾氣不足,體虛孱弱之癥。
第五:氣郁體質多補行氣的食物和藥膳!氣郁的人愛生氣,愛發脾氣,易怒,易暴躁!易沖動!應該通過經絡疏通,行氣散結,特別是督脈和膀胱經以及華佗夾脊穴的疏通!三陽匯集之穴~大椎穴的疏通,使血液循環正常,氣血通暢,消除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
第六:痰濕體質不宜進補 ,好吃肉、愛喝酒,于是造成很多人呈痰濕體質,表現為形體肥胖,嗜食肥甘,時常覺得懶得動彈,口中黏膩,舌苔厚膩。這種類型的人攝入過盛,吃得太多致體內無法運化。必須先調理肥胖,然后再進行相應養生管理。
第七:濕熱體質的人,必先調節身體陰陽濕氣是萬病之源,祛濕對于南方人而言尤為重要!濕氣會阻塞人體正常的氣血運行,會導致人體正常的食物運化,導致五臟六腑的負擔加重!水油不平衡,導致臉上長粉刺痤瘡。通過經絡疏通和內調外養,調節體質津液氣血平衡!
第八,就是特稟的敏感體質,一般這種體質都是身體缺乏一種酶,或者是缺少一種免疫應答,免疫系統先天不足,或缺憾,導致對外界的光輻射,化妝品化學物質,以及植物提取物和飲食所造成的過敏性體質。需要加強體質陰陽平衡,增加免疫力,增強抵抗力,抗病毒能力。
第九,血瘀體質,血瘀體質是人體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如年齡、飲食、營養、生活起居等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其癥狀有面色晦暗、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或有紫斑、口唇暗淡、舌質青紫或有瘀點、脈細澀等。
總結,人們在選擇秋冬進補的時候千萬不得盲目,而要依體質而定,體質不足要補,體質有余要偏瀉,否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痰熱的病人若秋冬選擇吃火鍋等方式進補,熱性的牛羊肉反而會加重痰濕體質,導致體重增加、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