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簡單的介紹了人的9大體質,接下來幾天會每天更新一條體質的更全面的內容
也都是我自己在網上一點點的找的,喜歡的朋友感覺有用的朋友請幫忙轉給你的朋友們,
讓大家都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多一點的認識。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我們的體內,有自己的小太陽,也有為青春、健康散發著光熱的活力之源——陽。當你看到有的人夏天不敢出房間;有的人著涼鞋穿兩雙襪子;還有人夏天不敢喝冷水、吃西瓜;怕冷、怕冷、還是怕冷……這就表明,他們體內的“太陽”被陰霾遮住了,他們生活在冰涼的世界里……
首先自問自答幾個問題
1、你手腳發涼嗎?
2、你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嗎?
3、你感到怕冷、衣服比別人穿的多嗎?
4、你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空調、電扇等)嗎?
5、你比別人容易患感冒嗎?
6、你吃(喝)涼的東西會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喝)涼東西嗎?
7、你吃(喝)涼的東西后,容易腹瀉嗎?
一、體質辨識
定義:由于陽氣不足,失于溫煦,以形寒肢冷等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
成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或年長受孕,早產,或年老陽衰等。
形體特征:多形體白胖,肌肉松軟。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象沉遲而弱;面色柔白,毛發易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發病易從寒化,易病痰飲、腫脹、泄瀉、陽痿。
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濕邪。
體質分析:
由于陽氣虧虛,機體失卻溫煦,故形體白胖,肌肉松軟,平素畏冷,手足不溫,面色晄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陽虛神失溫養,則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陽氣虧虛,肌腠不固,則毛發易落,易出汗;陽氣不能蒸騰氣化水液,則見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潤;陽虛鼓動無力,則脈象沉遲;陽虛水濕不化,則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和蒸騰津液上承,則喜熱飲食。
陽虛陰盛故性格沉靜向內,發病多為寒證,或易寒化,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陽虛失于溫化故易感濕邪,易病痰飲、腫脹、泄瀉;陽虛易至陽弱則多見陽痿。
二、體質調治
(一)調體方法
補腎溫陽,益火之源。常用方為金匱腎氣丸以及右歸丸、斑龍丸、還少丹等,常用藥物有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菟絲子、杜仲、鹿角膠、附子、肉桂等。溫壯元陽藥物,實有溫陽與補火之別,前人認為,附桂辛熱補火,猶如夏日之烈;巴戟天、仙靈脾、補骨脂溫陽,有如春日之暖;也有比擬說,溫陽如爐灰埋炭,欲其緩緩取暖;補火如熾炭于盆,欲其大家溫熱。
(二)調體要點
1、溫陽佐以養陰:根據陰陽互補的理論,在溫壯元陽的同時,佐入適量補陰之品,如熟地、山茱萸等,以達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陽虛者,可陽損及陰,導致陰陽兩虛,用藥要陰陽相顧,切忌溫陽太過,耗血傷津,轉現燥熱。因此,調理陽虛質時要慢溫、慢補,緩緩調治。
2、溫陽兼顧脾胃:調治陽虛之質,有益氣、補火之別,除溫壯元陽外,當兼顧脾胃,只有脾胃健運,始能飲食多進,化源不絕,體質強健,亦即養后天以濟先天。
三、體質養生——不傷不損陽氣
(一)精神調攝——保持安靜、避免消沉
陽虛質者性格多沉靜、內向,常常情緒不佳,易于低沉。應調節自己的情感,和喜怒,去憂悲,防驚恐。要善于自我排遣或與人傾訴,寬宏大量,以愉悅改變心境。
(二)飲食養生——忌食生冷、多吃溫熱
1、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凍之品。
寒性明顯的食品對陽虛體質的影響較大。飲品方面有各種冰鎮飲料;新鮮水果和蔬菜方面有柑橘、柚子、香蕉、西瓜、甜瓜、火龍果、馬蹄、梨、柿子、枇杷、甘蔗、苦瓜、黃瓜、絲瓜、芹菜、竹筍等;其他還有綠豆、綠茶、海帶、紫菜、田螺、螃蟹等。如果嘴饞很想吃上述食物,要注意以下三點,一要量少,二是可以配合一些溫熱食物,三是蔬菜盡量不要涼拌生吃,最好在開水中焯一下或者燉、蒸、煮。
有很多女性每天吃很多水果,因為想美容。吃水果對皮膚確實有好處,但是要看你是什么體質。陽虛、氣虛、痰濕的人,吃太多的水果,會影響脾胃功能,不僅對皮膚沒好處,反而會傷脾胃。
2、減少食鹽的攝入
陽虛體質多鹽飲食很容易引起肥胖、腫脹、小便不利、高血壓。
3、陽虛體質的人可多食溫熱之性的食物
果品類有荔枝、榴蓮、龍眼肉、板栗、大棗、核桃、腰果、松子等。其中最典型的是核桃,可以溫腎陽,最適合腰膝酸軟、夜尿多的人。
蔬菜類包括生姜、韭菜、辣椒、南瓜、胡蘿卜、山藥、黃豆芽等。
肉食類有羊肉、牛肉、狗肉、鹿肉、雞肉等。
水產類有蝦、黃鱔、海參、鮑魚等。
調料類有麥芽糖、紅茶、花椒、姜、茴香、桂皮等。
4、可以適當調整烹調方式
在體質出現較為明顯的寒熱虛實偏頗時,最好選擇燜、蒸、燉、煮的烹調方法。首先,這些方法可以保證食物的天然沖和之味,也就是鮮味。其次,這些烹調方式能夠平抑食物的寒熱之性。
食療方法舉例:
1、當歸20,生姜30,沖洗干凈,用清水浸軟,切片備用。羊肉500放入開水鍋中略燙,出去血水后撈出,切片備用。當歸、生姜、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料酒、食鹽,旺火燒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成。
本方為漢代張仲景名方,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特別適合冬天食用。
2、韭菜炒核桃仁
核桃仁50開水浸泡去皮,瀝干備用。韭菜200摘洗干凈,切成段備用。麻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加入核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
本方有補腎助陽、溫暖腰膝的作用,適用于腎陽不足、腰膝冷痛者。
3、鹿角膠奶
將牛奶150毫升放入鍋中加熱,煮沸前兌入鹿角膠10,用小火緩慢加熱。并用筷子不停攪拌,促使膠體烊化。等到鹿角膠完全烊化停火晾溫,最后加入30毫升蜂蜜,攪拌均勻。上下午分兩次服用。
(三)起居養生——注意保暖、少熬夜
陽虛質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節要適當暖衣溫食“養護陽氣,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夏季暑熱多汗,也易導致陽氣外泄,使陽氣虛于內,要盡量避免強力勞作,大汗傷陽,也不可恣意貪涼飲冷。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不可在陰暗潮濕寒冷的環境下長期工作和生活。
注意各關節、腰腹、頸背部、腳部保暖。女孩在春秋季、空調房里盡量不穿露肩、露膝、露臍、露腰、露股的衣服,有的女孩子愛美,模仿日本、韓國時尚雜志上模特的裝扮,在冬天里,上身和頭用圍巾、帽子、皮裘捂得嚴嚴實實,下身用超短裙配長筒靴,單單把膝蓋露在外面。膝蓋是足三陰三陽經脈經過的要道,是經脈氣血流注的節點,因此非常怕受寒。陽虛體質的人要非常注意關節保暖。
夏季除非天氣特別炎熱,嚴重影響睡眠休息,一般少用、不用空調。
不要熬夜,熬夜很傷陽氣,熬夜的人都是面容憔悴、精神疲憊,因為陽氣總是被調動在上、在外、在頭面五官。而不能潛藏、修養、調整。
(四)運動鍛煉——多運動
陽虛質以振奮、提升陽氣的鍛煉方法為主。腎藏元陽,陽虛質當培補腎陽。“五禽戲”中的虎戲有益腎陽強腰骨作用。虎戲善用爪力和搖首擺尾,要求意守命門。命門乃元陽之所居,精血之海,元氣之根,意守此處,旨在充養元陽。經脈中督脈統領諸陽,古代道家養生長壽術中的核心功法臥功中以脊柱、腹部運動,調節督脈、任脈為主,滋陰養陽。現代研究認為,臥功可以使脊神經得到鍛煉和強化,巧妙而恰當地調整植物神經系統,還可以施功于性腺,促進性激素的分泌,保證了內臟器官的健康和發揮最佳功能,以保障健康人體的需要。按摩療法中的捏脊法是改善小兒陽虛質的很好方法。自行按摩氣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補腎助陽,改善陽虛質。陽虛質人畏寒易受風寒侵襲,鍛煉時應注意保暖避寒。
陽虛質者要選擇和暖的天氣進行戶外運動鍛煉,不宜在陰冷天氣或潮濕之處鍛煉身體,如水中游泳易受寒濕,一般不適宜。根據中醫理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點.陽虛質的鍛煉時間最好選擇春夏天,一天中又以陽光充足的上午為最好的時機,其他時間鍛煉則應當在室內進行。運動量不能過大,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傷陽。中國傳統體育中的一些功法、適當的短距離跑和跳躍運動,如跳繩等可以振奮陽氣,促進陽氣的生發和流通。
(五)經絡養生——神闕、氣海、關元、中極
經絡、穴位是我們身體的天然藥庫,蘊含著人體強大的自我調整功能。
陽虛體質的經絡養生以任脈、督脈、背部膀胱經為主。任脈、督脈分別位于軀干的前后正中線。任脈肚臍以下的神闕、氣海、關元、中極這四個穴位有很好的溫陽效果,可以在三伏天、三九天,就是最冷或最熱的時候,選擇1-2個穴位用艾條溫灸,每次灸到皮膚發紅熱燙,但是又能忍受為度。督脈常用艾灸百會、命門。百會主要用于陽虛體質的頭痛眩暈,遇寒吹風則加重,精神萎靡不振;命門主要用于腰腿疼痛、性功能下降、夜尿多。
以上是個人總結的方法,治療與食療辦法請針對個人體質、食用禁忌做參考。最好做好詳細檢查。祝各位小伙伴脫離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