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迷上了劉若英,迷上了她的歌,尤其是她與黃韻玲對唱的那首……兩個女人,傾力掘出的陷阱,讓我跌到了最深處,無以自拔。每到夜深歸來,每到一個人捧著熱茶打開電腦,總要在手機上先點開這首歌,然后無數次地隨著她們一道低吟淺唱著……
好象呼吸一樣 那么自然 不需要換算
所以我們相遇 在這個季節 絕不是偶然
仿佛候鳥一樣 飛越大地 穿越海洋
原來所有情節 仔細回想 都是種呼喚
……
聽!是誰在唱歌 還是你心里的盼望
聽!是誰在唱歌 是我 對誰呼喚
……
——劉若英&黃韻玲《聽!是誰在唱歌》
最近,越來越不愿意再寫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了,總覺得自己是在無病呻吟,望梅止渴。但是,依然也是無以自拔,沒有將上一期的交差,就總不愿意在開始新的旅程,再尋找新的過去,留下新的往事。我覺得自己患上了強迫癥,難以說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在為誰去做這些什么,有時甚至在想……
我這是不是,在抓緊時間,留下遺言?
02
南京,還有一段冬季里的往事沒有寫完,孝陵前的神道走完,突見到孫權蔣陵的指示,因而前去拜謁。說南京的鐘山,寫完《中山陵祭》和《孝陵祭》后,總覺還應帶上三國的筆墨,因而回來后又讀了《吳主傳》和馬值杰先生的《三國史》大部,可讀過這些之后,原有的那些不吐不快,竟也了然無痕了。
好吧,那就先把那篇《孫陵祭》放放,這里先續上秦淮河。
……
將要離開鐘山時,還未想當晚應宿在何處。追上一趟要離開鐘山的公交車子,隨便上了,隨便它帶我去到任何地方,我在這個城市里沒有歸宿,處處便都可以成為我的歸宿。
車子報站雞鳴寺時,猶豫了一下,下了車。走出幾步,望到遠遠夕陽里的古剎,竟又不再想去了,與寺無關,與佛無關,只忽然間來的興致,又忽然間沒了。
點了一支煙,望著夕陽從古剎前的道路盡頭,緩慢莊嚴地落下,輝煌的輪廓,罩在這條街道的所有景物上,擁堵的車流,熙攘的行人,靜謐的古寺,俊美的藥師塔,似乎它們存在,只為這輝煌的一刻。
而等我看夠了輝煌的落幕,才想起自己依然還沒有方向的酸楚,這讓我多少有些心慌。漫無目的地走過一個路口,漫無目的地走到另一處公交站臺上,漫無目的地捋著站牌尋找,一個又一個似曾相識的站名,帶著它們的故事從眼前滑過,直到我游移而慌張的目光,遇到了夫子廟。
03
將到夫子廟時,天已經黑得踏實。每一扇門窗后,都流溢著按耐不住的光明和溫暖;每一處人家里,都烹煮著家人的期待、歸人的疲憊、長者的嘮叨、頑童的嬉鬧,那是一個游走的心,最是脆弱的時刻。
但在那一時刻里,我懷揣著那顆心,依舊走在冬日冰冷的小街上,依舊沒有方向。隨便鉆進一條稍是熱鬧些的巷子,走到一座小橋上,抓住一位路人,問人家夫子廟,人家說錯了方向,再問人家秦淮河,人家說腳下就是。
……
我依舊執拗著不變方向,捋著那條巷子走到僻靜的深處,直到遇到了高大而黑森森的城墻。那個時候,一輪皎潔的明月伴著淡淡的薄云,就掛在城頭,讓我為“認作白玉盤”、“又過女墻來”的詩句,而忽起了一絲感動,于是竟背著沉重的包,拖著疲憊的身體,沿著城墻下已是寂靜的小路,一直走了下去。
明月……樹影……城垣……
唐朝的詩……宋朝的詞……
腳下黑漆漆的路……疲憊的旅人……自由的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成為那一夜里最動人的記憶。
04
對了,那一夜里還有秦淮河,還有夫子廟。
那是隨便找到落腳的地方后,再去的,卻曾也是一路的浮思,只可惜了,沒有記下,如今心緒亂得很,再也拾不起來了……拾不起來就放手吧,一道記在這里,也算是紀念,也算是給自己糾纏的夢,一個不盡如人意的了結。
《金陵隨筆》推薦閱讀:
《揚州慢》推薦閱讀: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