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的親子踐行,向著既定的目標,開始了學習時間管理的成長之路,努力踐行的過程就是一次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精彩蛻變。
成長的路上不可能總是歡歌笑語,也會伴隨著痛苦。遇到障礙時,因為有了目標,所以沒有輕言放棄。在參加親子踐行的過程中,從8月7日到8月25日都堅持的很好,聽音頻寫分享,站樁,打卡都堅持的很好,從8月26日,我家孩子開始要起早去軍訓,早晨的時間變得緊張,準備早餐,送孩子去學校,聽音頻,發分享,打卡,在糾結和忙亂中度過了三天。第四天早晨頂著大雨送孩子,路上耽誤時間多,回家后處理淋濕的自己,把打卡忘得干干凈凈。那一刻,我覺得太忙了,開始猶豫,不想繼續堅持打卡了。猶豫過后,我開始反思,覺得可以重新安排早晨的事情。我意識到這正是踐行路上歷練時間管理的機會。那些從音頻中學到用于鼓勵孩子的話,不斷地冒出,“放下對做不到的焦慮“,“今天不做,不是明天不做的理由“。“不求完美,重要的是堅持“。我把早晨忙亂的原因做了分析,按照要事優先的原則,給事件排序。然后把一些不是“要事“的事情,盡量提前做好。這樣,就為早晨打卡安排出時間。
有了目標的生活,不再是一地的雞零狗碎。也不會總是催促孩子快點快點,知道了動作慢不等于拖拉磨蹭,跟孩子的親子關系因為踐行時間管理而變得和諧。
我走在學習成長的路上,雖然不完美,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我享受努力的過程,借由時間管理,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