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曾經在辯論場上掙個“你死我活”的觀點——人性本善or人性本惡的觀點,今天看了笑來老師的文章后竟然有種革新的感覺,相信“人之初,性本惡”之人,心里容易產生對惡的敏感,認為世界每個人本性都不是好的,所以,對待世界,總是會有很多的抱怨;而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之人,則更多地以善念待人,雖說不一定結善果,但ta卻選擇了一條善良之路,但至少在ta的世界不會有惡的存在(請正確理解我所說的善惡,心中有善便是善,心中存惡便是惡。) ,因為我相信:無論善念還是惡念都是會不斷傳遞下去的。
就如昨天,我們的魷魚團隊一起去聚餐,其中有一個小伙伴在轉發給我的聚餐費的時候,另外再加了我“0.88”,當我點開來之后,覺得倍感溫馨,覺得好像自己為團隊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得值得,因為我的伙伴~他們是感受得到的我的付出(當然,并不是說你不發多那“0.88”,我就沒有感受到,只是可能沒那么深刻吧~)~~因為收獲了這份感動,所以,我清楚地知道:在別人幫助你的時候得到你的肯定是多么暖心的事情,所以,今天在沒有帶飯卡,隨手問一個同學借了飯卡后,我也同樣這么做了,原本4.1元的,后面就湊了個好聽的數字“4.8”,當時那位借我飯卡的同學會心一笑了~哈哈~7毛錢或許不能夠代表什么,但我希望幫助我的人也能夠獲得溫馨的感覺~我想我的伙伴也是如此的吧!
選擇相信“人性本善”讓我們相信:每一個付出的背后更多的是那份炙熱的愛心在顫動著~
? ? ? ? ? ?那么,寫到這,我們就不得不提昨天發的《你所看到的世界真的是個真實的世界嗎?》來說下今天的話題(有些難以深入地寫下去了,不過,還是得硬著頭皮寫下去),就如昨日提到的,面對同一件事情,當你最初以相信別人犯錯是有原因的(人性本善),你或許能夠對他人和彼此多一份寬容。就像笑來老師那樣,絕對不輕易與別人撕逼~那樣節約出來的時間,不純粹是我們賺的了嗎?(早知道注意力可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那樣你豈不是可以利用這寶貴資源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嗎?)
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我們就不會輕易地去生氣,只要一旦生氣,大腦就會彈出窗口說:“小主人,你生氣有用嗎?這可是要浪費你最寶貴的注意力的哦!”就這樣,你就自然平靜下來了~
拿一個我今天的實踐吧~今天,下午幫朋友代課,不過,到后面才發現:原來,那個同學還叫了另外一個同學去代課(大概是溝通上存在的失誤),所以,另外一個幫 ta代課的同學就很生氣,抱怨著ta為何會找了代課了卻沒跟ta說,就這樣,差不多有10+min的時間都是在不愉快的狀態下度過的。
不過,學習了笑來老師的文章后,我清楚地知道“抱怨是無濟于事的,而且說不定對方是有原因,而且你何嘗又不曾犯過這般"蠢事”呢?再而,那浪費的10+min又怎能追得回呢?
特別欣賞笑來老師的一句話:我只是淡定地相信一個殘缺的世界總是可以容納下一個殘缺的人而已。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但難能可貴地是一個人能夠去承認自己的不足,并且,用一種包容地態度去原諒別人的不足~
? ? ? ? ?相信我的世界里是善多于惡的~用時間去證明:當我們對世界溫柔以待時,我們也會收獲正真對我們最有意的東西——注意力和感動!(哈哈,可能思路不是特別地輕易,有什么意見的歡迎抨擊~)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