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寫2016瑜伽的體會吧。
在這幾年的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我深知身體工作之于身心靈成長的意義。在相關的工作坊與咨詢中,也都有做過身體的工作。我也在一份書單中推薦過《身心合一》這本書(這是我們身心靈整合療法課程的必讀書)。
然而很長時間以來,我都感覺,只是在工作坊與咨詢中去做身體工作,或者說更多地是經由身體去了解探索、釋放療愈、進而重建,還是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身體工作,融入于每日的生活之中。
機緣中,朋友推薦了我一位帶領昆達里尼瑜伽共修的老師,她在其中有非常好的體驗。更好的消息是,這是網絡共修,時間上可以自己調整。網絡共修一期接一期地進行,每一期40天,大家根據事前提供的資料,每日自己練習并打卡,時長約1.5小時。
5月30日,我也加入第四期的共修。這一期的主題是"打開心輪"。
一套完整的昆達里尼瑜伽包含黃金連接、呼吸法、熱身、功法(奎亞)、大放松、冥想、回向幾個環節。
很神奇的是,在第一天的回向環節,我眼前竟然自然浮現了生活中自己并不太喜歡的人。想來也是突破,也合了"打開心輪"的主題,只是來得太快,有些意外。于是在這一期四十天的練習中,我都回向給了他們。有時會出現其他的人,也欣然祝福。
初練瑜伽,最明顯的感覺是,呼吸的改變。尤其是"火呼吸"之后,原本較為輕淺的呼吸,深長了好多。同時,生活中也能夠越來越多地覺察到自己的呼吸。
隨著練習的深入,各種細節,不加詳述,只分享兩個最明顯的身體感覺:呼吸越來越清澈,正如我曾在分享中寫到的"像輕盈的溪流";胸腔的感覺也越來越溫暖,這也是心輪所在之處。
在最后的那幾天,回向時,持續回向之人的臉,也從嚴肅轉為笑容。我想,這也是打開心輪的意義所在吧!
之后,我又參加了"打開喉輪"主題的共修。改日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