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論文將新聞類APP分為綜合類新聞APP,傳統媒體APP以及細分垂直領域新聞APP,主要探討了綜合類新聞APP的現狀及發展方向,通過總結當下主流的綜合類新聞APP的內容及功能,深入認識各綜合類新聞APP生存的狀態及價值,然后淺析了其盈利模式,發現綜合類新聞APP有全媒體化及平臺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新聞APP 內容 功能 盈利模式
傳統媒體甚至PC端互聯網都已經不再是我們了解新聞資訊的主流媒介了,我們知曉信息通常是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或是通過專門的新聞資訊類APP的信息推送,移動互聯網已然成為我們知曉信息的第一通道。在手機提示音響起或屏幕亮起之后,我們用指尖輕點信息,便可以查看最新的新聞動態,移動互聯網讓我們了解資訊變得更加快捷方便。這指尖一觸給推送信息的客戶端帶來的巨大流量,催促了新聞類APP們以各種姿態奮力發展。
新聞類APP分類
當下的新聞類app的類型可從內容來看劃分成三種類型。
一是綜合類新聞APP。
這一類又可細化為兩種,一種是多為互聯網巨頭公司開發及運營,與其原先所有的門戶新聞網站一脈相承,為跟隨移動互聯網發展潮流而開發出的門戶新聞移動客戶端。比如榜首的騰訊新聞,以及網易新聞,搜狐新聞和新浪新聞等。這些APP由于依靠強大的公司資源及渠道,所以推廣起來很快,用戶轉化率高。第二種則是主要依靠技術進行新聞抓取聚合及個性化推薦與定制的聚合類新聞APP,比如ZAKER,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相對于前一種門戶類新聞APP來說,這些APP所需的人工編輯少很多,主要依靠技術算法將合適的資訊推薦給用戶。開發及運營團隊偏技術型。
二是傳統媒體新聞APP。
這類APP主要是傳統媒體為了適應新媒體發展,作出的應對或者轉型,所自主開發的獨立APP,有其自身的媒體品牌。財經頭條,人民日報,鳳凰新聞等等。內容推送主要以其自身傳統媒體生產內容為主,當然也會轉載其余媒體的內容。除此之外,傳統媒體集團還有進一步的轉型或改革做法,即抽調人員做獨立品牌的互聯網新聞產品而不再依靠已有的媒體品牌,比如澎湃新聞及界面新聞,這些新聞類互聯網產品依靠媒體單位有自主采訪權,一般都主打某個領域的深度高端,可發揮傳統媒體生產深度新聞的優勢。這樣的產品劃到第三類也許更好。
三是細分垂直領域的新聞APP。
比如體育類有虎撲,互聯網資訊有36氪,虎嗅等,時政類澎湃新聞,還有財經類、娛樂類、科技類、文藝類等等。
排名 | IOS | Android |
---|---|---|
1 | 騰訊新聞 | 騰訊新聞 |
2 | 今日頭條 | 今日頭條 |
3 | 網易新聞 | 搜狐新聞 |
4 | ZAKER | |
5 | 鳳凰新聞 | 暢讀 |
6 | 財經頭條 | 網易新聞 |
7 | 澎湃新聞 | 鳳凰新聞 |
8 | 汽車報價 | 新浪新聞 |
9 | 搜狐新聞 | 書旗小說 |
10 | 股市熱點 | ZAKER |
【圖一】2015-6-26更新 月排行 友盟指數
上表是友盟指數統計出來的IOS及Android應用市場內新聞類應用排名,其中iOS依據App Store公開數據,Android依劇主流應用市場公開數據計算得出。前十中綜合類新聞APP占大多數。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的就是綜合類新聞APP,通過總結當下主流的綜合類新聞APP的內容及功能,我們可以了解各綜合類新聞APP生存的狀態及價值,然后淺析其盈利模式,進而思考其良好發展的方法及方向。
基本內容及功能
總體來看前文提到的三類新聞APP,傳統媒體獨立APP相對綜合類新聞APP來說,除非有極高口碑的內容與足夠豐富的內容(比如鳳凰新聞),否則很容易有環境過于封閉,用戶資源有限,品牌效應不足發展用戶困難等問題,從而難以與綜合類新聞APP抗衡,分到一杯羹。大部分傳統媒體還需要依靠綜合類新聞APP的平臺才能將內容輸送給更多受眾。而細分的垂直領域新聞APP對于綜合類新聞APP的競爭力要更強,許多用戶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所以每種細分的垂直領域新聞APP都可能會分流一部分用戶。加上各媒體在各個社交平臺都設立了發布信息的渠道,用戶在此基礎上若能對重要新聞信息的需求基本感到滿足,便會少了安裝綜合類新聞APP的動機。
通過體驗多個綜合類新聞APP,筆者從以下幾點并結合與其余兩類新聞APP的對比,總結了綜合類新聞APP的內容與功能。
資訊大同小異的板塊分類
由于都是綜合類新聞APP,在資訊的分類上版塊設置存在同質化現象比較正常,但對于版塊的排序的小異可能就能體現該APP的對于用戶喜好的不同思考。比如網易的新聞頁標簽順序是“頭條、娛樂、熱點、體育、武漢”,搜狐的新聞頁前五個標簽則是“首頁、訂閱、娛樂、生活、科技”,今日頭條的前五個標簽是“推薦、熱點、武漢、視頻、社會”。難說誰的排序更好,但標簽順序的不同對引導用戶瀏覽什么信息有很大的影響,顯然每個APP都明白熱點與重要信息(推薦/頭條)是用戶需求的痛點,但其余內容的重要級排序還需不斷研究用戶,不斷掂量。
個性化功能
每個綜合類新聞APP都設置了訂閱的功能,并在界面設計上不同程度地放在了重要位置。綜合新聞類APP相當于給各種媒體及自媒體提供了一個平臺入駐,用戶通過在這個平臺上訂閱,接受自己想要看到的媒體提供的訊息,APP自身也豐富了內容,不失為一個雙贏的舉措。而對于細分的垂直領域新聞APP,訂閱欄目是綜合類新聞APP與其對抗的戰場。
訂閱這一點ZAKER可能是做到極致的,進入APP首頁(如右圖)用戶就能直接看到自己所訂閱的欄目,想看哪一個直接點進去就好,相比其他綜合類新聞APP步驟要簡單許多。除了訂閱功能體現個性化。聚合類app由于在技術上利用了算法推薦,在推薦新聞或訂閱欄目時,用戶體驗會優于人工編輯的門戶類新聞APP。但依靠算法只推薦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只看自己想看的內容,容易造成用戶閱讀視野越來越狹隘,對社會缺乏全面認識。
全媒體化
互聯網本身具有的多媒體性,讓大部分APP都不滿足于只呈現圖文信息,將視頻作為單獨版塊拎出來放置。今日頭條的首頁頂部菜單處就設置了一個“視頻”標簽,并且放在第四位。搜狐的“視頻”入口以及網易最新的5.0版本的“視聽”入口,均放置在底部的導航處,作為與首頁“新聞”版塊同等級存在。搜狐的“視頻”界面的版塊分類與比起“新聞”界面的少不了多少,也分了熱點、搞笑、新聞、娛樂等。而網易的“視聽”(如右圖),不只有沒放過視聽,還抓住了聽,提供的不只有視頻還有電臺節目,分為原創、資訊、搞笑、財經等,引導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資訊獲得體驗。從這些可窺見綜合類新聞APP的發展全媒體的野心。
社交化運營
增強用戶粘性及保持用戶活躍度最好的手段便是加入社交元素的互動。
最簡單最基本的是評論跟帖功能。網易開創的新聞“跟帖”文化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用戶看完新聞后能夠評論參與跟帖建樓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看看別人的看法,和其余用戶進行交流,通過對用戶跟帖數據的記錄,還會設置相應的跟帖等級。當下的新聞類APP基本上都有評論的功能,但網易新聞的“跟帖”文化最先形成也最成熟。
其次是論壇式運營,今日頭條與ZAKER都在底部導航欄處設置了“話題”入口,用戶在話題界面里可以尋找和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并且在話題里自己發布信息或者評論別人發布的信息。總的來說,形式和貼吧相似,APP方希望通過論壇式運營提高用戶活躍度從而培養歸屬感認同感,提高用戶留存度。
搜狐和ZAKER還使用了一種社交屬性更明顯,但較難引導的運營方式。在個人界面里,用戶可以看到自己去關注的用戶的轉發與評論。類似于微博,每個人都可以關注與被關注。除了不能原創內容發布之外,可以轉發新聞與發表評論。用戶通過授權社交賬號登錄新聞客戶端,提供社交信息,在新聞APP環境內快速建立起社交圈,通過對新聞的分享轉發評論行為,與朋友進行互動。
盈利模式
利用資訊引來的流量進行變現盈利,各個綜合類新聞APP有著或相同或不同的探索。
廣告投放
廣告是傳媒產品的核心業務。
對于新聞類APP 來說,閃屏與信息流插入是投放廣告最基本的手法,其余處廣告位的可以靠運營者結合自身APP的頁面設計進行創新挖掘。今日頭條目前的營收便是來自于開屏收入以及信息流廣告。其次是軟文植入,可以在產品相關領域版塊推送軟文,比如在時尚等版塊推送某品牌新品信息,用戶不會覺得反感,反而作為新聞來看。
但廣告投放出去要能取得好的效果,APP方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努力建設自身的品牌效應。比如ZAKER前期比較注重用戶積累,且產品的設計風格以及宣傳定位都注重品味的高層次,所以用戶群偏高端,對于高端品牌的廣告客戶有強大吸引力。二是提高廣告精準投放能力,要把廣告的價值最大化,就需要把不同種類的廣告分別推薦給合適的人群。新聞客戶端需要通過分析用戶的閱讀傾向,做到廣告的精準投放。經常看母嬰頻道的媽媽,就可以推薦給她嬰幼兒產品;喜歡看數碼測評的男生,就給他推薦電子設備的廣告。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廣告太明顯或太多,非常容易遭到用戶反感,作為新聞APP的產品經理需要盡可能地控制用戶體驗與廣告投放的平衡。
提供渠道獲得利潤分成
每個綜合類新聞APP基本都有訂閱頁面,媒體可以和客戶端進行合作,在用戶下載好APP之前就將欄目預裝在訂閱欄里。或者用戶在頻道下選擇訂閱欄目時,APP可以以類似于出租攤位的方式,將靠前的位置租給需要的合作方,幫其進行導流。這時新聞客戶端就像一個分銷商,提供攤位,獲得一定的利潤分成。
拓展電商業務
綜合類新聞APP積累到的大量用戶及流量,只用于廣告業務及渠道分成也許有點浪費。在基于大量用戶的情況下,部分綜合類新聞APP進行更多功能的開發來給用戶提供更多服務,達到流量的轉現。
在最新版的網易5.0中,底部的導航欄中多了一個“發現”入口,該頻道聚合了各種生活資訊。原來版本中入口較深的活動廣場、應用推薦、游戲中心、有態度俱樂部等版塊被安排在一級入口“發現”欄目中,獲得了更多位置上的優勢。相關負責人表示網易新聞和有京東、美團、大麥網等商家進行了合作,會基于地理位置,為用戶提供“身邊服務”,如美食、票務、工作 。不止網易新聞客戶端嘗試做O2O平臺,ZAKER在安卓6.0版本中新增頂級Tab“玩樂”。內容上,是對本地生活資訊的整合,尤其是旅游、美食、演唱會和電影票信息,合作方為線下深耕多年的票務供應商,如永樂、大麥、攜程、去哪兒和要出發等。“zaker提供了線上流量和信息入口,供應商則負責線下的場館和票務,是一個O2O產品。
配合O2O的開發,任務積分獎勵制將用戶瀏覽新聞,發表評論等新聞客戶端內的基本用戶行為與O2O業務結合起來,用戶瀏覽評論得越多,積分越高,一定積分便可以兌換商城獎品。同時激勵用戶的兩種行為。
盡管在新聞客戶端上開發O2O平臺似乎有點奇怪,但這也不失為對將大量用戶資源及流量轉現的盈利模式的探索。
總的來說,綜合類新聞APP有全媒體化及平臺化的發展趨勢。用戶在綜合類新聞APP上通過訂閱,獲取的信息已經不僅僅是新聞,還有其余各種資訊,它的功能更偏向于一個閱讀器,但除了在上面能夠看到文字、圖片信息外,還能獲取視頻、音頻全媒體信息;并且隨著個別綜合類新聞APP的進一步探索,用戶幾乎能在客戶端上得到資訊,社交,O2O服務一體化體驗。
參考文獻:
《中國新聞類APP的市場競爭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討》 梁智勇
《移動互聯網時代綜合類新聞APP的發展》 曹陽
《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APP商業模式的轉變——以門戶網站新聞APP為例》 趙越
《簡析互聯網時代新聞APP的競爭》 王麗
作者:cyan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