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世界的認知,取決你自己認知水平。
1、成為另外一個物種
最近我的腦海里面經常性的閃現一個詞語,突破階層說實話特別難。沒到達一個新的level,都預示著你要和過去的人,過去的事情,過去的圈子,過去生活環境,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技能每增加一個,認知沒升級一層級,對于世界的認知,就多了一個維度,多了一個角度,多了一個深度。這個時候,你就會莫名的感覺到,昨天或者是之前的自己真的是傻逼的可以,當時為什么會陷入到,那樣的一個根本無需糾結的怪圈里,并且那么長時間才走出來,才想明白。
一個物種是沒有辦法,去理解另外一個物種看到,感受到的世界的,直到你進化到另外一個物種。所以,我愈發的深刻地理解到:“尹航歐巴說的那句話,很多當下你遇到的問題,你無法解決,于是你焦慮,焦慮的結果就是產生自責,然后陷入到周而復始的怪圈中。”
真實的情況往往下,你當下的能力不夠,認知不足,所以那時的問題,自然你也沒有能力解決,唯有悶頭干活,快速成長。回頭再看,當時的那些問題,對于自己而言,根本不在是問題,所以當然無需解決。
進化成另外一個物種當然不容易,可這世界上原本就沒有那么多容易的事情。當然做成了,你也就不是普通人。so, everybody, come on , fighting for our dreams !
2、關于社群的思考
說說我最近所在的兩個群吧。一個是“天天用英語-行動派” 社群,一個是英語 “霹靂戰隊-不寫就出局”。
天天的社群是當時樂樂老師發起的100天的英語活動的社群,說實話我參與的蠻少的,但是有樂樂老師帶領的時候,群里的氣氛還算活躍。100天結束之后,群里的交流與互動變得越來越少。反正是行動派的活動,于是我就把自己每天的跑步5k的截圖發到群里,每天打卡,漸漸地找到我的兩個戰友,我們每天一起跑步打卡,互相點贊,相互鼓勵,樂此不疲。就這樣從去年11月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在我們不斷行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參與到跑步行列中,我們的戰友越來越多,于是群再次活了過來,再次恢復了它 原本 應該有的活力。
英語的社群,我眼看了社群的人數,越來越少。曾經的一屆一屆的班長,組長,因為朗讀、寫作并沒有覺得有所收獲,所以就自動退群,或者說很多朗讀了。英語畢竟屬于我們的第二語言,沒有反饋,或者是沒有正確反饋的機制,導致大家很容易看不到,自己進步的刻度線,最終放棄。這是我特別不想看到的,因為一個社群最有價值的存在就是那群優秀的人。
一個社群能否發揮它原有的價值,首先要有一群熱愛與人分享,愿意堅持,希望成長的人組成,而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群有了價值,收獲最大的當然是群里所有的人。所以我特別希望,我們都能記住當時自己加入到這個小的 “組織” 的所懷著的美好初衷,竭盡所能,讓自己能給別人帶來有價值的東西,然后自己也收獲到有價值的人或者事物。
3、長路漫漫
真正的做一件事情,才知道其中會遇到哪些坑,需要付出多少時間,遇到多少挫敗感。
真正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初學者在剛開始做這件事情的不易。才學會了,如何在別人剛剛開始的時候,不打擊、不嘲笑,帶著滿滿地鼓勵希望他(她)能做成。
- 因為你知道,做成一件事情有多難。
- 因為你知道,在迷霧中向上走的時候,有多難!你當時也多么希望得到一個人,哪怕是一句小小小小的鼓勵。
- 因為你知道,其實你也同樣學會了,在逆境中如何鼓勵自己。
長路漫漫,希望我們一起同行。Go where what we want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