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可能讓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可以出售多次
1、重讀笑來老師專欄的收獲
最近重新讀了笑來老師的專欄,發現對于 同一時間出售多次 的概念,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還有一句被經常提起話,能花錢解決的事情,就別浪費時間。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而我們常常也會陷入到省錢的怪圈中。比如,一個人住的地方,距離公司比較遠,步行的話,來回要花費90分鐘左右的時間,如果購買自行車的話,車程立馬就會縮短為30分鐘,既避免等車花費的時間,又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了鍛煉,而且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去做很多本應該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
可是我們經常想不通這個道理,一個300塊左右的自行車給生活,帶來了多么大的便利與便捷。結果往往以為是省錢的,沒想到計算后發現成本巨大,得不償失。
2、深入的思考
原本你以為你了解了很多概念,可從未深入的思考,必然不會有行動上的改變。復利、同一時間出售多次,購買別人的時間等等,這些概念,其實我早就聽過,并且它明晃晃的站在那里,可是一直對它視而不見。深入思考之后,做選擇的時候,就知道就應該節省時間而不是那幾毛錢,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東西。面對每個人都一樣的每天的24小時,如何規劃,如何利用,成為了人與人產出的根本性差別所在。
3、最近的思考
最近我一直想要給自己買一個工具,讓自己的生活在某一個方面,因為有這個工具而便利,我總是覺得有個東西沒有買,但是又想不起來是什么,所以就想是一直在心底有個事情要做,但是并沒有找到答案一樣,有點困惑。即便如此,還是要不停的尋找。
以前在某些方面,我一直處于節省錢而浪費時間的這個角度。現在想想,覺得以前真的是傻,而且是傻的固執。
4、承認缺點
說實話,表面上,我一直自詡是一個成長型的人,在面對別人給我的建議時,如果正確,我會立即改變自己原本的方法,按照新的正確的方法做事。
可最近發生的幾件事情,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我在和同事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很容易陷入單純想要證明自己對的處境中,最終討論的結果就是各自不歡而散。
答案 :
說實話,如果你說的正確,那么面對只想要在嘴上贏的對手,往往并不需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去爭個高下,因為對方沒有給你付錢,讓你付出時間指導他做這件事情,不值得。反過來,如果你說的本身就是錯的,更不應該與別人爭論,記下好不容易得來的答案,彌補自己的不足,盡快的成長。
聊天的時候,自己很容易陷入到自嗨個人秀中,有些小邊界自己并沒有意識到。在別人當面指出的時候,自己還不愿意承認。
答案 :
既然知道做的事情,有點欠妥當。那么在面對他人當面的“嫌棄”的時候,首先,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本能,相對懟回去的沖動。其次,這種臉皮薄的心態,不要有,如果是錯的,就當面勇敢的承認,既然是幫助自己成長的好的建議,為了保護自尊心而作的應激反應,才是阻礙成長的罪魁禍首。
面對別人有的,自己沒有的優勢,不要嫉妒,要發自內心的鼓勵。希望他能把事情做成。
答案 :
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或者說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牛的心態,一直長期的存在于自己的內心深處。可我發現這個心態非常的不利于個人的成長。
在不同的領域中,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專業技能,如果你發現這個人比你個人的能力牛叉,或者他最近通過某些事情,讓自己活得比較大的成長,作為你本人,不應該對于別人取得成果產生這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心里。相反,應該打心眼里的鼓勵他人,積極地請教做成該事情的方法。不能因為這種嫉妒的心態,硬生生的讓自己錯過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
笑來老師曾經說了,沒有人想要被退步。如果你成長了,自然身邊人相對就退步了,他們自然不會對于這種感覺感到舒服,當然想要打擊報復比自己強的人。我想自己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有這樣的心態,見不得別人好,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可現在我想通了,只有我發自內心的鼓勵這些通過自己而發生改變的人,那么其實就是相信自己也可以通過努力的學習,不斷的踐行,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信任別人,就是信任自己。我想我不應該連這個自信都沒有。以極度開放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牛逼的人,想辦法與他們一起做事,共同成長,才是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原則、笑來老師的專欄,最近帶了我很多認知上的改變,隨著行動也與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