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微信推出了一個新功能,朋友圈可以選擇對圈內好友的展示期限,有三個選項:三天,半年和全部。這本來也就是微信推出的一個新功能,大家可以選擇自己覺得合理的方式來設置自己的隱私,未曾想,因為有些人選擇了朋友圈展示三天,卻引出了巨大的話題和不滿來。
關于這方面的帖子我看了有三四篇,居然都是以抨擊為主,甚至還有人寫下了“為什么朋友圈僅展示三天,比拉黑還可怕”,主題內容就是朋友圈是別人了解你生活動態的窗口,你設置僅展示三天,就是對別人關上了心門,既關上了了解自己的通道,也關上了與別人連接的通道,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把你刪除。
2
看完這些文章,我真是呵呵了,朋友圈從來都是自己的一個發泄或者展示的渠道,我可以選擇發朋友圈,也可以選擇不發,當然更可以選擇朋友圈的展示期限,我的朋友圈我自己做主,怎么就讓你們渾身難受,各種玻璃心碎了一地了?
朋友圈不僅有展示時間的功能,還有分組的功能,假如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對你沒設置了分組可見,你知道了,是不是又該失落傷神,質問朋友為什么不把你當朋友?內心尋思著與其這樣,那還留著你做什么,不如早早刪去,以獲得自己心安。
我是真的不理解就是一個簡單的發朋友圈,都能惹得那么多人演出如此豐富的內心戲來。而網絡上對于選擇展示朋友圈三天的人也是各種分析,有人說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也有人說是為了保留隱私,更有人說是因為三天前的自己已經配不上三天后的自己了。不管是哪種觀點,各種作者對于這一行為背后的原因的分析總是那么樂此不疲,就問你一句,你到底閑不閑啊!
3
實話實說,我也是看了一篇帖子以后,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成僅展示三天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自己懶。我是一個絮絮叨叨喜歡發朋友圈的人,而且從不分組,總覺得對這個可見對那個不可見,矯情又累心。可是,現在的朋友圈已經不是過去的朋友圈了,圈里的人除了朋友以外,還有父母、親戚、同事、領導和一群不認識的陌生人。自從有了兒子以后,我總會不時的在朋友圈里發兒子的照片,本著尊重的原則又不想一個個屏蔽陌生人和那些半生不熟的人,那么展示三天剛好,既能節省了屏蔽和分組的時間,又能相對保護到自己的隱私,還可以告訴朋友們,并沒有把你們屏蔽,有什么不好?
至于那些說什么展示三天就是不夠朋友的人,我想請問一下,什么時候你們的友情就是通過你能看到他朋友圈內容的多少來衡量了?想了解他最近的狀態很簡單啊,微信是干嘛的,不就是聊天的。有什么問題一條微信發過去,用微信聊天比你看他的朋友圈更能了解狀態和拉近距離吧?誰都知道朋友圈只是一種交流工具,還有打電話、約見面,哪種方式不比看朋友圈有效的多?
其實,只能通過朋友圈去了解朋友,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你懶。懶得去主動關心,懶得去打電話,懶得去約朋友見面,只能私底下翻翻朋友圈,了解一些未必就是真實狀態的動態,那么請問你對你們的友誼,又有多少認真呢?如果這個人從不更新朋友圈,你們的友誼是不是也要game over了呢?
別拿自己的忙碌當借口,當你拿起手機,錯過了朋友三天前的狀態時,請先問一問自己,是不是對朋友花費的時間太少了?這時候的你,發一條短信,打一個電話,都會比冰冷的朋友圈讓人溫暖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