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五月份了,雖說武漢的天氣以每天36種花樣變化著,但還是阻擋不了夏天的來臨。
上大學已經快一年了,平靜得毫無波瀾的生活,讓我已經快要忘了一年前那段黑暗、艱辛的日子。
高二的暑假還未開始,高三就已經來了,頂著炎炎烈日帶著不情愿也似乎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了學校。當時只敢在心里抱怨,全世界的學生都放假了。唉,誰叫我們是高三呢。
撐著昏昏欲睡的腦袋,看看黑板,看看老師,卻什么也聽不進去。每天早上極不情愿的起來,跑著去教室,在班主任的注視下跑到座位上讀書。等天上的月亮變成了太陽,天空逐漸褪色成白色的時候,我們最開心的事情來了。同學們蜂擁而至的奔向食堂。以前看著高三的學生跑著去食堂搶飯,我們為此嘲笑,直到親身經歷的時候才會發現時間真的不夠用。我們班,總要提前二十分鐘進班,做數學。然后一直到上課,中午剛回來,就得聽英語聽力,晚上加班再回去寢室,睡下去就不想起來。
每天過著重復的日子,越是無聊透頂越是要堅持。到了最后一個月的時候,那段時間真是壓得我透不過氣,明明已經知道自己的結果了,但還是想著試一試。每天卷子唰唰唰的發下來,再一點點的寫滿,再后來用紅筆一題題的改錯。下課十分鐘哪兒也不去,抓緊時間睡覺,每周考試都在原地踏步。
最開心的事就是每天晚飯的那三十分鐘,和小D站在走廊吃飯,吹風,聊一些遠方的夢想,大學即將開始的生活,我們從彼此的眼睛里看到對生活的憧憬與希望。以后要怎樣怎樣。還有和遠方的阿舒保持著書信來往,每次去收發室拿信的時候都無比開心,我們用這種方式激勵著對方。
越到后來,氣氛變得越來越沉重,老師越是不管我們,我們越是自覺,這樣的氣氛讓我感覺有一場盛大的離別在悄然逼近。
有些不舍,卻又想盡早逃離這個學校,這個身份,去更遠的地方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拍畢業照那天,每個人都精心打扮,只為留住最美的那一刻。見到了久違的手機,換上裙子,在學校的每個角落都拍了照片。到我們班拍照的時候,一個個特別緊張,站上去的時候,一秒鐘的時間,定格了我的高中時代,來不及思索,就這樣完了。就像聽到了鳥騰空而起,拍著翅膀離去的聲音,以及最后一聲嘆息。到處都充滿著離別的氣息。那天,和平常很多不熟的人都拍了照片,想著,以后大概沒有機會見到了吧。
臨近考試的前四天,我們清理東西回家。讀了三年,最后帶走的只有幾本薄薄的書。早上,校園里穿梭著各種搬東西的身影。教室里放著好妹妹樂隊的不說再見,樓上的同學把試卷都撕碎了灑下來,淌了白花花的一地,氣的校長和教導主任在樓下大喊,這是哪個班的學生干的。出教室之前,我望了一眼碼在桌子上的那一摞厚厚的書,在心底輕聲的說了一聲再見,然后頭也沒回的離開了學校。
就這樣,我的高中,我的青春,結束了。
大一一年的生活馬上就要過去了。還有一個月,一股新鮮的血液又將注入這個學校。這個我曾以為滿是美好,滿懷期待的,支撐著我走過那些日子的大一生活,我現在覺得不過是從一個沼澤跳到了另一個泥潭。
許多道理其實我們都懂,但是,不切身體會到那種感覺,我們是不會相信的,我們總覺得我們持有年輕氣盛的驕傲。就如同別人說用高中三年的去憧憬大學四年,用大學四年來回望高中三年,我當時還嘲笑道,傻逼,但現在我算是深有體會。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離別。在朗讀者主題離別的哪一期,曹文軒說道,每天都會上演離別,樹木凋零,感情結束,親人朋友遠去,都是離別。
每年夏天,都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離別,上演的都是同樣的戲碼,但演繹的卻是不同的感情。
有一點我是始終相信的,那個夏天過后,所有的人都沒法聚到一起了。在同一個城市,呼吸著一樣的空氣,抬頭看見一樣的日光,但就是沒辦法相遇,刻意也不行。
一轉身,再見就是多年以后。
此刻,在圖書館坐了一下午的我似乎又找到了那種感覺。那些明明已經熄滅的火,卻又在暗處洶涌而生,燒得猝不及防。
有些人,有些東西,有些情感,有些回憶就是無法代替的,就像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里,我只喜歡你。
不停地告別,不停地懷念,不停地遇見,但生命我覺得就像一個圓,只要保持著初心,一定能在終點遇見最初的那個自己。
又是一年夏至時,那些刺眼的陽光照在明媚的臉上。我們用笑聲對過去告別。而離別,也將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