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剛到上海的時候我在一家很不錯的青旅里愜意地住了10幾天,找到工作后覺得這里雖然舒適(衛生干凈、環境優美還有大面積的花園露臺、周邊熱鬧、交通方便、有水有電有WIFI),但是過群居生活終究不方便(雖然據我了解,的確有一部分年輕人工作后還是選擇長期住青旅),于是我還是踏上了苦逼的租房之路,預算2000元。
先來說說為什么預算是2000元。
2016年年后,上海的租房市場大幅漲價,除非你接受以下這些條件中的1-2點,否則2000以下租房基本無望。這些條件分別是:郊區房或距離地鐵口20分鐘以上、蝸居房(一個含衛生間且面積小于8㎡的單間)、4戶以上多人合租房、比毛坯房高檔一點的刷過油漆的毛坯房(一般中介或房東會和你說“等你住進來了家具都會配的”呵呵)。
而事實上,想要找到和自己家差不多條件(至少是干凈清爽)的單間(單間指的是有衛生間有床但沒有客廳)需要2500左右,而想找到像最近熱播的《歡樂頌》里面那樣的中高檔小區(至少是電梯房),和人合租每人在2800左右(題外話:所以邱瑩瑩工資4000能租這樣的房是該劇的隱藏BUG)。那么我的預算為什么是2000就顯而易見了:因為我窮逼還TM要求高,租不起中高檔小區還看不上1000多的,淚...
接著說說我為什么一定要找中介。
很多人說找房子千萬別找中介,價格比直接找個人房東的貴好多(中介會向你收取一個月房租35%的中介費),我想說,如果你運氣足夠好,眼光極其準,當然最好跳過中介,但事實是,還是有許多像我這樣的年輕小姑娘,不夠老練,有時候運氣還差。
我在找個人的時候還碰到過騙子,我打電話過去約看房,房東說“我不是靠租房賺錢的,你先轉600塊押金給我證明你是誠心租房的,我再讓司機帶我過去給你看房,不可能每個人說看房我都給看,我沒那么多時間。”這大寫的裝逼,差點把我唬住了。后來掛了電話我后悔沒回他一句“我不租房還去看房,我是吃飽撐的上你家做客嗎?”所以記住,在簽訂合同之前,不要支付任何名義的任何費用。
該說說我遇到的奇葩中介了。
之前說了,我在那家很棒的青旅住得挺愜意的,租房僅僅是因為長期住不方便,因此我不算是迫切型的顧客,我每次都會和中介說清楚我的需求(沒錯,就是2000元附帶一堆不要臉的條件,比如電梯房、離地鐵10分鐘內、中等裝修、合租不超過3人...),一般這時候中介肯定會說:姐,你這要求2000不好找啊(結果證明,想找還是有的,看他們愿不愿意費心思而已,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地被中介糊弄降低自己的要求),然后我都會說:沒關系,你有合適的聯系我就行了。就這樣,我還是難免碰到幾個奇葩中介。
奇葩1:所有房子都避開我的價格需求的高冷中介。
這個中介是一個很高冷的男生。因為以前見過太多過分熱情的中介,真的很驚訝有人做中介是走高冷路線的。我的預算是2000,他一共帶我看了兩種房子:
一間1600,一清二白連家具都沒有。我說:為什么帶我來看這樣的,他說:但是便宜啊。(敢情我前面要求說的那么清楚都是白說的)
另一間2400。我說:你帶我來看2400的是說可以和房東砍到2000的意思嗎?他說:應該不行。(我¥#%……)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路上的一段對話:
“我手機里還有一間很好的房,你要不要看下照片?”
“好啊。”
“你看,房間衛生間都很不錯。”
“嗯,還可以,這在哪啊?”
“房東暫時不租。”
后來他說再回店里幫我找下,我說好的,但是我有事要先走,再聯系。
再見!
奇葩2:剛工作拎不清狀況的的犯二中介。
一個95年,剛工作2個月的年輕小男生。有了前面那個1600和2400的前車之鑒,我在看房前反復強調要找2000的,他說姐姐你放心,絕對在你預算內。結果在這個小弟的帶領下,我一共看了三套房:2500,2800,3000。
看第一套是因為我沒問價格直接和他去了,看第二套是因為他和我說“預算內”,看第三套之前沒問價格是因為我不敢相信他還會第三次做這么愚蠢的事!
所以這里的教訓就是:即使你和中介說了你的預算,看每套房之前都要先問價格再決定去不去,中介會無視你的價格需求是因為他們想試圖提升你的租房預算,想想,當你看到一間便宜的破房后再去看條件好的房子,想到多花幾百塊就能住好一點的,你是不是會有一點心動?(這些都是最后幫我找到滿意的房子的中介告訴我的,最后會提到他)
可惜我雖然心動了(3000的房子基本就是《歡樂頌》那種配置的),但還是改變不了我是窮逼只有2000的事實,因此他不僅沒有成功提升我的租房預算,還讓我很不愉快,進而失去了對他的信任。
后來還發生一件很烏龍的事,當我最終找到了房子后的一天,這位小弟又打電話來:
“姐,你找到房子了嗎?”
“找到了。”
“哦,找到多少錢的啊?”
“2000。”
“姐,你有這么高的預算為什么一開始不說啊。”
“什么?我一開始就說了好嗎!”
后來我想想,他應該屬于我們在職場會遇到的那種剛工作,做得多,思考少,急于求成卻容易犯低級錯誤的那類人...
奇葩3:和我斗氣的暴躁中介。
其實我們找房很少會直接沖進中介店里,而是先在類似趕X網、5X同城等網站先看,再聯系上面的中介電話(我現在覺得直接到店里找中介才是正確的做法,網上的信息90%以上虛假,而且我居然在聊了3個中介后發現他們是同一個中介公司,房源都是一樣的,直接增加了我的溝通成本)。
因此作為中介,在聊天的過程中怎么把顧客“騙”出來看房是首當其沖的一步(這也是最后幫我找到房的中介告訴我的,我發現他不僅幫我找到房,還讓我進一步了解了中介這個行業)。而我現在提到的這個奇葩中介,他連讓我出門看房的這一步都沒成功,因為他居然和我斗氣。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中介很早就把房子圖片先發我看了,我說要考慮下,但是在就近看了幾家后,我發現他的圖片已經吸引不了我了,因為還不如我看的這幾家。于是我問他:你還有更好的嗎?這間我可能不考慮了。可能他覺得我之前答應要考慮,結果拖了他這么多天說不看了,有點不高興,直接回了我兩個字:沒有。我心想,只有一套房給顧客選擇,你哪家中介的,做得這么失敗我一定要認識下你們。但是我畢竟不是來和人吵架的,沒有就沒有吧。結果沒過幾分鐘,他問我:你這兩天看的都是怎么樣的?我說:1900的單間,地鐵口10分鐘,電梯房,面積有點小但是還行。(我說的是真話,但后面因為嫌面積小,我放棄了),結果他以為我在騙他,回了我一句:1900你能找到這樣的,房租我替你付!
于是我把他拉黑了。
做什么工作都是要情商的,服務業更是。接著來說說最后幫我找到房的中介,高情商代表。找到房后我都沒刪他微信,想著以后如果朋友也在附近租房,可以介紹給他。
正面教材:高情商中介小張
和別的中介一樣,先加了微信聊,但是因為加了太多中介,一開始我對小張沒什么印象。他約我第二天出來看房,我說第二天我約了別的中介了,可能來不及,他說好的。
第二天我和別的中介去看房(就是奇葩1),看到一半小張發微信問我看房看得怎么樣,剛好我正對這個奇葩1有著一肚子不滿無處發泄,就沖著小張一頓吐槽“他帶我看的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一清二白家具都沒有”,“說了要2000又帶我看2400的,浪費時間”...
結果過了大約10分鐘,小張說“我剛好在你附近,要不我來接你吧,我帶你看的絕對不會那樣”。(后來知道,他在聽我吐槽時就趕過來了,論中介行業搶客的重要性...)為什么他最后搞定了像我這樣窮還挑的顧客?我幫他總結了三點:
1、專業性:他記住了我說的每一個要求,只帶我看基本符合要求的房子,即使有的條件也很差(比如雖然有獨立衛生間,但是非常破和小)。但至少我不會因此對他反感,而是希望他能在這個基礎上幫我找到更好的。遇到的所有中介都會在不經我同意的情況下帶我看2000以上的房子,只有他會在看之前詢問我的意見,即使只超過100塊。
2、高情商:我和他看了三天的房子,期間還和別的中介看過,微信上加的那些中介只會說兩句話“房子找好了嗎?”“什么時候有時間出來看房?”有時候信息一多,回都懶得回,他們也抓不住顧客的進度。只有小張是這樣的:“今天外面下雨了,出門看房記得帶傘,你今天去哪看房呢?”“你昨天說今天要去看的房子感覺怎么樣,找個人的話記得留個心眼。”
其實聰明人都看得出來他只是在套你的進度,把握你的動向。但是who cares?就像買衣服的時候你會和店員說“XX家圣誕節打5折,你們家打幾折”一樣,顧客是很樂意透露自己在對方競爭對手那的消費信息的,這樣可以激發對方的競爭意識,從而更重視自己。但是方法在于,不要讓顧客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你獲得對手的信息,而是你能提供給顧客更好的解決方案,所以需要獲得對手的信息。
3、提供信任感:之前遇到的中介每次在我覺得房子有哪里不好的時候都會想方設法說服我,比如我說“裝修太破”,他們會說“2000塊的都是這樣的”,比如我說“離地鐵口太遠”,他們會說“多走走就當鍛煉了,或者買輛自行車”。呵呵,2000塊的都是這樣的那我為什么要把單子給你做,鍛不鍛煉、買不買自行車我說了算不用你做決定,我剛開始說要離地鐵近就已經在暗示你我不走路鍛煉、不買自行車了好嗎!
而小張的做法是在我抱怨的時候站在我這邊說“好像是有點”,然后與其試著說服我,他寧愿帶我在附近多看幾套房。就像你去買水果,你和老板說“老板今天芒果好像不新鮮啊”,作為老板與其和顧客死辯“哪里不新鮮,芒果就是那樣的啦。”還不如說“要不你今天買菠蘿,今天菠蘿剛到的。”和顧客較真,只會失去顧客的信任,有時候轉換角度站在顧客這邊才是聰明的做法。
最終,我在小張的幫助下找到我心儀的房子:房租1950(開價2100,他幫我砍了150)、電梯房、全新裝修全新家具、離地鐵15分鐘(事實證明有時候顧客是會放寬條件的,但取決于顧客自己,你不能強制幫顧客做決定)。
最后我只想說,人人皆知服務業難做,寫這篇文章時我也有點心疼那些帶著顧客兜兜轉轉,都拿不到業績的中介,包括我說的這些所謂奇葩。但是既然你選擇了這行,與其抱怨顧客刁鉆、自己運氣不好,還不如培養自身的優勢,比如專業性、比如情商。
這個行業的大趨勢下,顧客只會越來越刁鉆,要求越來越多,行業間的競爭也只會越來越激烈。如果每個人都是抱著“這個顧客難伺候,換個顧客”的心態,終有一天,被換掉的,只會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