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夢到故鄉和親人了,即使這幾天一直在聽《故夢》。
大抵故鄉早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遠在我背起行囊去西安求學的時候。心理學上說,人若總是想起過往,那多半說明現在過的并不是很好。我寧愿相信這個理論是對的,這樣或許能將年少時的苦難和磨礪一點點褪去,只留下那些陽光明媚,歡聲笑語的日子,也會在某種意義上使多年的苦中作樂更值得回味。
我想我家應該算是比較典型的農村家庭,地少錢少,活多孩子多。記憶中的父親似乎只有那件藏藍色的外套,帶著個藏藍色的帽子,腰有點駝;不管生活如何,總是樂呵呵的。這是我僅存的記憶中,關于他的模樣。大姐說,我還未出生時,父親每次喝完酒都會哭,主題基本只有一個,兒子。
所以我的出生,從某種意義上說,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快樂。父親很寵我,很小的時候,經常喝酒的時候讓我坐在他的腿上。出門的時候,也經常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大抵這是我現在所能理解的,對于一個人非常寵愛的外在體現了。而我對于父親的依戀則表現在,和他單獨出門留宿別人家的時候,沒有他在身邊會睡不著。即使他在打麻將,我也要趴在他的懷里或者背上才能安然入眠。
都說記憶是經過美化后呈現在眼前的,所以現在想來,我仍不明白,為什么在他過世給他守靈時,我竟絲毫沒有意識到我失去了什么。大概是過了很久之后,我才慢慢懂得,我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父親若還在世,應該會很為我驕傲吧。父子也可以不時小酌幾杯,煩悶時也可以和他一起抽支煙,聊聊各自的心里事。只是這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今世也不會發生了。
先人言,少兒無父曰孤,老二無子曰獨。想來今生注定會與孤獨有關了,這種孤獨是無法舒緩,亦無法排解的。
回家上墳時,在父親的墳頭為他點根煙,和他說幾句話,怕是這孤獨唯一的出口了。
《故夢》
舊憶就像一扇窗,
推開了就再難合上。
誰踩過枯枝輕響,螢火繪著畫屏香。
為誰攏一袖芬芳,紅葉的信箋情意綿長,
他說就這樣去流浪,到美麗的地方。
誰的歌聲輕輕、輕輕唱,
誰的淚水靜靜淌。
那些年華都付作過往,
他們偎依著彼此說好要面對風浪。
又是一地枯黃,楓葉紅了滿面秋霜。
這場故夢里,人生如戲唱,
還有誰登場。
昏黃燭火輕搖晃,大紅蓋頭下誰彷徨。
流淚的花和榮喜堂,靜靜放在一旁。
回憶像默片播放,刻下一寸一寸舊時光,
他說就這樣去流浪,到美麗的地方。
誰的歌聲輕輕、輕輕唱,
誰的淚水靜靜淌。
愿化一雙鳥兒去飛翔,
任身后哭號嘶喊著也追不上。
又一年七月半晚風涼,斜陽漸矮只影長。
這場故夢里,孤槳聲遠蕩,
去他鄉,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