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買書,有時候看到喜歡的作家就會一整套的買,看到有人給我推薦過的書也會買,甚至看到書的封面好看也會把書買下來,至于看不看就另當別論了。
有些書隔了許久之后終于看完,比如《白鹿原》在高二的時候買的,在大二的時候終于看完了。還有的書買了更久,但是至今沒有看完,假期在家里整理書,就找到了6本書,就看了個開頭,也許重復了很多遍,但是從來沒有看到結尾。
《道德經》
這本書已經存在很久了,但是我至今只翻開過第一頁。
這應該是一本盜版書,是我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去書店買文具看到一系列古典書籍,包括《道德經》、《論語》、《易經》、《菜譚根》等。封面設計的很古樸,有種古籍的意思,薄薄的很是小巧。當時看到就覺得很喜歡,雖然自知古文修養并沒有那么高,但是還是買下了這本書,還能記得住第一句話。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中老子的著作,據說是為了過關被關令尹喜要求才寫下的著作,短短的五千多字,卻數千年被視為“萬經之王”。如果可以讀懂這本書,應該也可以受益匪淺,但是若非一字一句的解讀,恐怕也很難讀懂,而我沒有這種耐心去慢慢琢磨,所以只能放棄了。
《荒原》
《荒原》是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的長詩作品集,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然而,我當初買下這本書,只是因為封面很好看。暖黃色的畫面基調,一望無際的黃昏景象,一條窄窄的木橋通向未知的遠方,沒有盡頭。
可惜我是不懂詩的,中國古典詩歌尚能讀懂幾句,但是現代詩似乎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解讀。所以我只是隨意看了幾行,就無心繼續讀下去了。
《失控》
這是一本真正的厚書,也是一本好書。雖然這本書寫作于1994年,但是書里講的許多理論都被互聯網驗證了,就好像是一部互聯網時代的預言書。這本書應該每一個互聯網人的必讀書籍,尤其是產品經理更應該仔細研讀。
作者凱文-凱利,簡稱為KK,是《連線》雜志的創始主編。KK在中國也是備受推崇,馬化騰、王小川等知名互聯網人也以跟KK對話為榮。
可惜的是,這本書我也是一直沒讀下去,而另一本同時購買,塊頭也一樣大的《設計中的設計》,我已經看了兩遍了。
《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是2014年1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這本書是別人送給我的,看起來他似乎高估了我的閱讀能力,這本書在家里放了三年,每一次我拿起來的時候都下決心要看下去,但是這本書對于我來說,是有點乏味,所以一直未能完全看完。倒是后來還有一本《未來簡史》,我居然看完了。
《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那些繁瑣紛雜的人名,尤其像我這樣記性差的人,總是分不清楚到底誰是誰。只要是看外國的名著,我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尤其是俄國的。
《百年孤獨》的敘事非常宏大,并且故事結構也沒有那么緊湊,如果看的時候不是特別投入,那么根本就不會被引著一直看下去。有一次我已經被吸引住了,但是卻忽然有其它事情忙了,耽擱了幾天之后那個想讀下去的心就淡了。
《枕草子》
日本文學家認識的不多,也就是知名的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和川端康成畢竟熟悉,日本文學也看的不多,也就是略讀過知名作家的代表作,所以連最近獲得諾貝爾文學家的日裔作家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還是很喜歡一本日本小書,叫《徒然草》,一本每一句話似乎都可以摘抄下來的書,類似散文,卻雋永無比。
而《枕草子》就跟《徒然草》被稱之為日本隨筆文學的雙璧,但是我讀過幾遍《徒然草》,卻沒有辦法把《枕草子》完完全全的讀下來。所以這本書也在家里擺放了許久,卻沒有被我讀完。
希望以后能找個時間,把這些未讀完的書都看一遍,否則怎么對得起當初買它們的時候熱切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