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陳老師小區打球,中途想上廁所,但小區里沒有。
不過剛好小區隔壁就是伊藤。
說實話,我認為上廁所是人生最幸福的幾件事之一,吃喝拉撒睡嘛!
所以,我上哪兒上廁所都會比較在乎自己的體驗感,我覺得伊藤洋華堂的廁所就不錯,不只是干凈,給人整體的感覺都很舒服。
不像廁所,更像是商場的任何的一個部分。
在中國,基本上公共廁所都沒紙,一些大型的商場或者寫字樓會有,但是經常會出現意外情況,說到底還是保潔工作沒跟上。
我回到球場,對陳老師說,伊藤做得真不錯,給人感覺很好。
陳老師問,怎么了?
我說,去伊藤上了個廁所,感覺不錯。
陳老師說,這就是把服務做到了極致,伊藤連續10多年都是成都納稅百強企業。
我說,是啊,一家企業做得好不好,看看細節就知道了。
商業的本質和核心就是產品和服務,要么你把產品做到極致,像蘋果一樣,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賣再貴也有人排著隊買。
要么你就把服務做到極致,像伊藤這樣,經營之道就是顧客至上,細節做到近乎完美,讓你一次就會愛上。
如果產品又不咋地,還沒服務,那關門大吉也就可想而知了。但大部分創業公司或者年輕企業都是如此,產品一般般,服務也一般般,最終市場效果當然也只是一般般。
你看在經濟如此低迷的這幾年,為何像伊藤、迪卡儂這類企業都能逆勢發展呢?
還是由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伊藤重服務,迪卡儂重體驗,而這些都恰恰是當今市場最缺的。
服務體現在哪些方面?
恰恰是那些最不起眼,但又最讓人有深刻體會的地方。上廁所的經歷大家應該是最有感受的,特別是很多地方的衛生間臟亂臭,讓本來是一件享受的事,變成了受罪。
反正我是有這樣深刻體會的,我看一個地方好不好,就會看這些非表面的。
曾經聽過一段話,說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這個國家的公共廁所。我認為把主體縮小,同理。
你想想,連廁所的衛生都能做到一絲不茍的程度,更別提擺在明面上的了。
在快遞行業,論體驗和服務,我覺得順豐肯定當之無愧的老大。盡管之前馬云創建的全峰,說要顛覆順豐,全國任何地方都能送到,而且價格也便宜。但最終也沒了音信。
我自己是蠻喜歡順豐的,能有專業的感覺,雖然從價格上來講,確實略貴一點,所以自己寄送,還是得衡量成本。
今天中午我在外面吃飯,剛好買的電腦到了,順豐快遞的。打電話過來,我說我就在樓下那條街吃飯,很快就能回,問他待多久。
對方說要不給你放門衛處,不可能在那兒等我呀!
我說那是電腦,放門衛怎么行?我就在這條街,要不你給送過來。結果對方不太樂意,最后我說你放你們黑客店里,我吃過飯去拿。
掛了電話,我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怎么順豐服務態度變得這么差了?
以前是我讓快遞員放門衛室,快遞員都會反復強調有風險。而順豐的快遞員要是遇到貴重物品,是拒絕放門衛那兒,要親自簽收,大不了換個時間送。
結果今天這個這么不耐煩?
當然,我也能理解,畢竟這也快過年了,很多人心思都不在工作上了,指不定這位仁兄就是倒霉要加班的那些,而且這兩天快遞多,可能比較累。
但這是個人情感,與工作、職業、邏輯無關。從公司角度講,一個員工在客戶面前的言行,都會直觀反映到客戶對公司的感覺。
所以,瞬間我對順豐的好感削減了很多。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信任感的建立其實是最難的,但要摧毀,卻是輕而易舉之事。
特別是對于完全競爭行業來說,服務才是根本。
別人為何選你不選別人?
給我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