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系列,主要是關于作為一個風險投資人的日常思考,一般都是因為和業內同行切磋討論之后的想法,寫成小短文,供交流批評。)
VC:什么時候可以自立門戶?
年輕的VC人,投資經理們,副總裁們,總監們,總想將來脫離現在的基金,自立門戶。這種裂變,天天發生,對行業來說不斷有新鮮血液是好事,但是有時候也是一堆drama,人情冷暖,看破現實。
七年之癢,是很典型的,前三年練手,再兩年發力,后兩年漸漸收獲,過了七年,開始腰板子硬了,甚至不到七年,看著行業里的機會,就想出去闖闖的也比比皆是。
一個年輕的VC投資人,什么時候可以自立門戶?
也許是我的理想化,我的標準的很簡單,四個條件:
當你投資的創業者能夠和愿意支持你成立基金。
當你合作的投資伙伴能夠和愿意與你一起合伙。
1. 所謂創業者,能夠,意味著因為你的投資,他的事業有成,資本積累。
2. 所謂創業者,愿意,意味著因為你的水平和人品,他愿意支持你一把,認可你。
3. 所謂投資人,能夠,意味著他的投資水平和基礎,技藝精湛,旗鼓相當,長短相補。
4. 所謂投資人,愿意,意味著他認識到合伙本質,堅信協作與奮進的原則。
我一直堅信,中國的Benchmark Capital會誕生于中國這屆VC泡沫下的科班生們,也就是這些第一份或者第二份工作就是做VC的年輕人,在他們7年-12年工作經驗,經歷1-2個完整周期,和與自己差不多同齡或者同輩份的創業者一起成長起來的這批年輕投資人,見過原先基金的分分合合,自知人性的脆弱,也心存投資的敬畏之心。這批年輕人,有機會真正的組成一個有戰斗力的基金。
所以,不要急,認真研究分析,認真對待每一筆投資,認真做好投后服務,一心一意陪著你投的公司和創始人成功,這是一切的先決條件。
有了這四個標準,才能把現在的事情做好,并且足夠淡定,看事情的角度才能長遠。
做時間的朋友,就是這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