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寫了篇文章《讀書四年,不如吳軍老師的七個字》,這七個字就是“愿景、目標、可分解”。文章主要回顧了自己在沒有“愿景”的情況下,四年時間盲目讀了很多書的經歷。但是,讀書多也有好處,就是避免陷入吳軍老師所謂的“林黛玉的陷阱”。為了不斷章取義,我決定完整分享一下吳軍老師的觀點。
在《硅谷來信》中,吳軍老師的第二封信,話題是“10000小時定律”,其中提到了人生的四個誤區:
第一,簡單重復。重復做簡單的事情,別說10000個小時,就是一輩子,也只是一個熟練工。
第二,習慣性失敗。就是好高騖遠,迷信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些人,永遠不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一個失敗接著另一個失敗。
第三,林黛玉困境。指林黛玉內涵太深,導致外延太少。舉個例子,我說桌子,你可以想到無數個桌子,這就是內涵少,外延寬。我說清朝簡約風格黃花梨實木桌子,乾隆皇帝用過的,這樣的桌子沒有幾張,即內涵太深,外延太窄。很多人一輩子只熟悉一個領域,就會陷入林黛玉困境。
第四,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不注意總結。西方人善于總結,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前進。舉個例子,南京市一個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水平應該好于50年前的世界名醫。但是,現在的中醫,誰敢說自己的水平高于華佗、孫思邈。中醫的問題就是狗熊掰棒子,不注意總結和積累。當然,我們也能看到中醫的進步,其核心就是摒棄了“狗熊掰棒子”。類似的例子還有中國的瓷器、造船技術(鄭和船隊的造船術都被燒了)等等。
那么,怎么辦呢?吳軍老師說自己從來不相信那種“10個改變你生活的習慣”,“20條人生制勝法寶”之類的。他自己總結的就是“三板斧”,簡單明了,我覺得太棒了。
第一條,就是“愿景、目標、道路(可分解)”,我們已經聊過了。
第二條,就是別人說了不中聽的話,也要找出合理之處。
第三條,就是凡是都要做記錄,避免狗熊掰棒子。
第二條、第三條很好理解,但是“知易行難”。
推薦大家去閱讀吳軍老師的文章、書籍。吳軍老師的文字,平靜、理性、易讀,透過文字,可以感受吳軍老師思考問題的元能力。這種元能力,就是在如此復雜的世界中,我們最該掌握的能力。
PS:我的總結和轉述,如果有錯誤疏漏,代表我自己,不代表吳軍老師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