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17
“所謂知識,是能夠指導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且長期來看更可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結果”。
在學習了笑來老師的專欄內容時候,有時候接觸到一些不同名字的概念或者方法論時,如果你之前有認真思考過相關的認知,立馬發現方法論是相通的。有沒有去執行是另外一回事,因為知識有沒有用?那得看你執行得怎么樣了。會不會因為追求即時反饋?沒有想到和做到長期。
作為一個文博愛好者,常常覺得博物館的知識博大精深,可是我如果只是隨便逛逛,我是無法獲取它的知識。比如志愿者講解員,他,知道了相關的內容,然后把內容傳播給那些聽眾們,這才產生的連接。我們從文物里面研究之后,發現了古人的智慧,很多的文物體現出了價值,比如北京的排水系統就是大部分沿用清代留下的;比如古代建筑的榫卯結構,抗震能力很強;比如林徽因老師推進了景泰藍技術,應用到現代工藝…
知道了這些博物館背后的故事,知道了這些內容之后,我把自己鍛煉成一個講故事的人,我會和我的朋友及家人建立更深的連接,這些內容在長期看來,是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當你走進這個神奇的地方,走的越多,就能越激發你的好奇心,這些看起來短期好像沒有用的東西,與各個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當你看到了一個叫做青銅器的水器時,你就對成語以史為鑒的有了深刻領會,原來鑒是個水器,裝滿水了當一鏡子用,語文里的一個成語原來是這么來的),跟先賢學習,獲取古人的智慧,哪怕只有一點點,看看現在那么多工藝品在復古呢。周末的時候,只要有時間,我很喜歡在博物館的海洋里面,去漫游。從陶瓷,到玉器欣賞,然后帶到一些自然科學,動物,植物,科技…了解各個學科太有趣了。你從每一個展覽里面,還可以看到各種設計,展覽策劃,各大博物館的文化交流,語言又是一個鏈接,如何讓大家更好的去理解,別人的技術又是怎樣的?很明顯不再是固步自封,要把眼光放長遠!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與世界知名的一些博物館交流合作,在物質文明比較發達的年代,人們開始逐漸向精神世界追求。我常常驚嘆,“啊,原來是這樣!”博物館,真的很博物!在越深入了解,在越想推廣它的時候,逐步能看到一個體系化的方向,它可以延伸到更多的親子教育,更多的人文交流,更多的商業發展與合作…
好好再鍛煉自己融會貫通的能力,再挖掘深刻一些,看看這跟未來生活有哪些聯系?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眾多終身學習者敬上。
我是ElingHo,外企攻城獅一枚,想要成為一個有趣有料的生活家,成為一個逛博物館的領路人,歡迎關注簡書和同名公眾號:ElingHo期待的美好日常,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 復盤/知識究竟是什么?>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有人說,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快途徑就是去參觀塔的博物館,可見博物館在一個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博物館的作用在于收集、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