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屠龍的胭脂井在微博有216萬粉絲,在頭條也有近7萬粉絲。大略內容關于最近的熱點,還有分享讀書心得之類。既有思想,也有技巧。關于她的書,《寫作腦科學》是2022年出版,初看內容,即是一本著重論述如何描述好一個故事。如何理解“好”,便是能夠使讀者愿意讀,讀得懂,讀地爽。避免文章曲高和寡,雖然內容用料十足,但因晦澀難懂,常常被束之高閣。
本書主要解決了兩個難題,一個是無從下筆,根本不知道寫什么或者知道寫什么,卻不會表達。另一個則是言之有物,但文字過于生硬單一,倒是讀者并沒有閱讀的欲望,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我為什么選擇這本書?恰恰因為兩個難題我都具備。有想要表達的思想,卻沒有表達的文筆,輸出的內容,常常無人閱讀。曾經讀過《卡片筆記寫作法》,深知寫作以及得到反饋的重要性。如果輸出的文章,沒人閱讀,何來反饋呢?所以我希望找到一本講解如何能夠描寫好一個故事的書籍,重點是讓人喜歡讀,愿意讀,有讀的欲望。這本書,恰恰能夠滿足我的需求。
書中給出三種寫作技巧。快速寫作,宏觀寫作和微觀寫作。快速寫作即為迅速寫出文章,不至于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宏觀寫作是從故事整體著手,教大家如何搭建寫作結構。而微觀寫作則為運用文字修辭的能力。作者以多年寫作的經驗,運用自己腦科學領域研究的知識,將寫作與腦科學聯系起來,告訴大家,如何寫作才能使讀者愿意讀你的文章或故事。
關于具體腦科學與寫作的關系,我就不贅述了。總而言之一句話,作者給出的寫作方法,是符合人腦科學的,按照這個方法做,是可以吸引讀者閱讀的。我將重點關注在如何去練習寫作,這應該是我們最實用的。所以我將本書的構建邏輯,揉碎了嚼爛了,并輔以自己的思考,總結了一套可供大家參考的訓練寫作的方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即便是關于本書中提到的“快速寫作”也是需要不斷的練習的,沒有刻意的練習,便想達到大師的成就,這是癡人說夢。那么,具體可以從哪些場景進行訓練呢?
所有的訓練場景都可以通過三個方式完成,一是通過影視書籍中的學習,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寫作愛好者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幾乎都會不約而同的給出多閱讀,多讀書。二是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作者在該書中也提到自己小時候,會訓練自己給同一個名詞 冠以各種各樣相關的形容詞。,三是通過每日寫作的反饋。這就好比我們學習游泳,只知道理論知識,不敢下水實踐,那么永遠也學不會。好了,我們已經了解了練習的場景,那么具體該如何訓練呢?
我對本書的訓練寫作方法做出的概括以及加入自己的思考后,總結出七大訓練寫作的方法。
七大訓練法之一,名詞訓練。我們對生活中的場景細致觀察,說出每個具體物體的名詞,并思考該物體有沒有其他可替代名詞。
七大訓練法之二,形容詞訓練。我們再對名詞填補各式各樣的形容詞,盡可能的想。
七大訓練法之三,動詞訓練。動詞不只是謂語,它將創造場景的動感。我們將場景中的名詞,形容詞,加上不同的動詞,想象畫面中動態的感受。
七大訓練法之四,文字修辭訓練。主要分為文字韻律和修辭手法。文字韻律不僅包含詞句的韻律感,還有篇章的韻律感。詞句的平仄,對賬。篇章的前后呼應。修辭手法主要為比喻,擬人,排比。如何訓練呢?在生活中,對不同的名詞進行修辭想象的訓練。
七大訓練法之五,場景轉換訓練。場景轉換即是培養場景的轉場過渡,也是培養個人的鏡頭感。關于場景轉換和鏡頭感,最好的訓練方式,便是閱讀和電影,我們應當留心觀察作者導演是如何切換場景和鏡頭的。
七大訓練法之六,人感感官訓練。即將人感賦予情節故事,人感包括生理感受,視聽嗅味觸。還包括心理感受,當下的感想感觸。在場景描述中,我們可以對不同的形容詞和動詞加以甄別,感受他們對感官的影響程度。這樣,我們在寫作中,便能根據情節需要,添加不同的詞語來賦予“人感”了。
七大訓練法之七,卡片典故收集。收集論據案例金句,將其制作成卡片,以備不時之需。
七大訓練法不僅提升掌控詞語的能力,還能培養想象力提供文字更多的趣味可讀性,同時訓練段落串聯功力,以及增強文章代入感。當然,我們要結合三大訓練場景,不斷的學習應用。重復一下,生活中的觀察,閱讀中的學習,寫作中的鍛煉。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這里再著重單提閱讀,因為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曾經并不知道如何通過閱讀提高寫作,通過上述的七個訓練方法,我們可以從大師名形動詞的使用,觀察他們修辭手法的運用,還有又如何描繪場景的切換和過渡,同時又賦予“人感”感受于文章中。
另外在《寫作腦科學》中,還講述了如何構建一篇故事。顯然我們剛才的訓練只是針對詞句段落的練習。那么又如何組織起這些優美的詞句段落以形成大家愛讀的文章呢?
作者認為一篇“好”故事,要具有代入感和共情力,即主角與讀者是感同身受的,主角親人去世,讀者也會難過。主角追求愛情,讀者也跟著著急。代入感與共情力,要舒適的添加進故事的骨架中,骨架即是“起承轉合”。
“起”即起因,交待事件的前因。若想吸引讀者,開頭可描寫的具有緊張感,危機感,驚奇感。電視劇《權力的游戲》開頭,就描寫了死靈的出現,吸引觀眾的目光。
由起因導致某些舉動,視為“承”。“承”則需考慮如何持續吸引讀者。幽默感,未知感,都會是持續閱讀的方法。
“轉”則是轉折,轉折往往帶來驚喜或驚嚇。有句俗話,沒有轉折的故事,就不是故事。轉折會增強讀者的期待感,期待本身比結果重要。比如白雪公主遇到七個小矮人,若他們愉快的生活在一起,則沒有任何期待感。只有皇后找到白雪公主,喂給她毒蘋果,讀者才會覺得緊張,才會共情。
“合”便是結果,作者認為,頓悟與哲理是大腦喜歡的故事高潮寫法,通俗說大腦喜歡各種問題后給出解決方案。
“起承轉合”并非固定模式,但大都會有這四個模式,前因后果,發展轉折。我們可以多閱讀大師的作品,觀察他們是如何描寫事件的。
總結一下,本文一共介紹了如何訓練寫作——七大訓練法,以及如何構建故事的骨架——起承轉合。在生活中多多觀察和練習,在閱讀中多多學習,在寫作中多多訓練。便是我認為本書中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