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之宸的第188期分享,預計1分鐘讀完,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跟寫作有關的腦科學原理,不僅適合于特定的寫作場景比如寫作文、寫文章,寫小說,同時也適用于所有跟內(nèi)容創(chuàng)作有關的場景,比如電影、廣告、課程、一段文案、一篇報告等。
作者楊瀅在書里重點講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怎么快速寫作?
一個是怎么讓你的文章引人入勝?
一、怎么快速寫作?(按照皮亞杰建構(gòu),先分解,逐一解決,再合成,完成一個大任務。)
“皮亞杰建構(gòu)”是指把一個復雜的任務拆分成很多小的任務,逐個去解決,最后合成在一起,就完成了一個大的任務。
按照“皮亞杰建構(gòu)”的思路,要快速寫出一篇文章,可以分解成5個步驟(名詞+形容詞+立意(金句)+動詞+串聯(lián)):
1.先寫出關聯(lián)的名詞——名詞關聯(lián)到名詞,是場景描述的基礎。
(圍繞主題的相關名詞——此方法也可以用在搜索素材方法上,多維度多角度)
比如以寫長城為例子,聯(lián)想到名詞:山峰、山谷、信號、狼煙、戰(zhàn)爭。
2.搭配形容詞——為名詞搭配一個最精準的形容詞。(一要多寫幾個形容詞,從中選擇一個最貼切的。)
比如,綿延萬里的長城、層戀疊峰的山峰、郁郁蔥蔥的山谷、寶貴的信號、四起的狼煙,還有殘酷的戰(zhàn)爭。
3.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給文章立意。立意要靠古人。
要求:我們平時要注重成語、詩詞、典故的背誦和積累。
比如關于長城,杜甫寫過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添加動詞——畫龍點睛。(最重要,動詞越具體越動態(tài)越好,讀起來更能觸動人)
比如在名詞的組合中間放一個動態(tài)感的動詞,“長城一蜿蜒一山峰”“長城一一一山谷”“煙一傳輸一信號”,等。
5.最后是把所有成果串聯(lián)成段落——1-5組合成完整的段落。
長城簡短的文字版本范文:
綿延萬里的長城,蜿蜒在層巒疊峰的山峰之上,也蟄伏于郁郁蔥蔥的山谷之中。冷兵器時代,長城是一座信號臺。匈奴來襲,狼煙便四起。所以,長城傳輸?shù)氖菓?zhàn)時最寶貴的東西:信息與情報。所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代戰(zhàn)爭最寶貴的就是信息,因此,長城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怎么讓文章引人入勝?(精彩故事寫作公式:起——承——轉(zhuǎn)——合)
?起——(用危險或出人意料的開始抓住讀者眼球) + 承——(引起讀者的感同身受) + 轉(zhuǎn)——(用“定時炸彈”來炸出期待)+ 合——(重重困難和斗爭與主角的大徹大悟) = 精彩的故事
1.起——開頭怎么吸引人?
適合新手的常用方法:制造危險。
在開頭:通過危險環(huán)境、危機來臨或者出人意料,寫爽文,來激活讀者的腎上腺素。
2.成——中間繼續(xù)保持讀者的注意力。
在文章中間:激活讀者的鏡像神經(jīng)元,抓住一件事的核心體驗觸發(fā)讀者的共情,來增強代入感。
而且核心感受描述得越細膩,就越能激發(fā)讀者的代入感。
要求:抓住核心體驗不需要面面俱到,有一兩個具體可感的核心體驗就可以。
比如:打雪仗的核心體驗——可能包括:放學的快樂,吹到臉上涼絲絲的雪花,砸中別人的成就感,還有雪球碎進衣服里的透心涼等
在古典文學中,很多都是用一個詞、一句詩就能抓住核心體驗。
比如,“秋風掃落葉”,抓住了滿地的落葉被刮起來隨風飄舞的那一瞬間——抓住了秋天的核心體驗;
再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抓住了桃花含苞欲放,還有鴨子開始游動這兩個景象——抓住了春天的核心體驗。
3.轉(zhuǎn)——如何讓故事情節(jié)越來越上升,讓人人越來越激動?
寫作方法:定時炸彈/最后期限——可以激起人類的時間緊迫癥,加強讀者激動的感覺。
4.合——怎么寫出一個讀者會喜歡的故事結(jié)尾?
典型的寫作技巧:通過“經(jīng)過斗爭中取勝”“在困境中頓悟”“在結(jié)尾處升華”“學到了新的東西/突然找到一個解決方案/突然領悟到重要的道理”的故事結(jié)尾。
·在困境中頓悟或者在結(jié)尾處升華,激發(fā)讀者的GABA(y-氨基丁酸),給人舒暢、滿足感覺
三、具體·簡單·清楚
·能用簡單具體的詞就不用復雜抽象的詞
·每句話只有一個中心思想
·意思出現(xiàn)轉(zhuǎn)折,要有關鍵詞,段落要清晰。
四、寫作跟大腦有關
·共情與代入感——干貨可以串聯(lián)在故事中
·充滿感動——動詞可以讓句子更生動
·長短句錯落——長句之間必須要有斷句銜接
·押韻是王道——越押韻,越覺得有道理
五、大腦喜歡的文字
·大腦是慵懶的
·文字要有可讀性
·簡短的句子,簡單的單詞,也可以寓意深刻
六、大腦喜歡修辭手法
·比喻
·擬人
·排比
?比喻是一種屬性或者關系關聯(lián)的游戲:用喻體之間的關系來描述本體的屬性,或者本體之間的關系。
?擬人是一種給非人的事物編臺詞的游戲:給桌子、椅子、水杯、電腦都編一段臺詞,揣摩它們的心理。
?排比是一種找出事物的三個方面的游戲:任何一個問題,能不能從三個角度論述?把這三個角度排在一起,就是一個排比句。
七、大腦的品味
? 腎上腺素激增:從感官上制造緊張氣氛→危險→內(nèi)心緊張→看見曙光
? 代入感制造:鏡像神經(jīng)元 ▎抓住核心體驗
? GABA:故事的哲理與高潮 ▎讀者“恍然大悟”
? 多巴胺:劇情的爽點,給大腦“發(fā)糖”抖包袱
? 催產(chǎn)素:終極感情雞尾酒 ▎激發(fā)人內(nèi)心情感。
以上從本書中學到的7個總結(jié)。
借用文學家愛默生說過:“方法可能有百萬種,但原理只有幾種。而掌握原理的人,總能成功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
希望這本書里的這些腦科學原理,也能幫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一套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