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不惑之年
文? ? ? ? 李伯強
秋天是多思的季節,又是收獲的季節。人是追求生命價值的,在秋天的日子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們從有感覺到意識,從觸覺到思維,不停的尋找著飄忽不定的答案,像雨、像霧、又像風,捉摸不定的不惑。不論怎么解說,都難以說服自己的內心認可。
我們進入生命的半山腰,驀然回首身后,一目了然,風一程,雨一程。沒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喟嘆寂寞,只有讓喜悅和憂傷并駕,失望與希望齊飛的尷尬。我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起伏不斷寬窄相伴。欣賞過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憂傷,也經歷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而立之年時,我們遇事眼淚盈眶,心血澎湃。不惑之年卻淡然平靜,那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雅與從容。
年少的時代,我們人不分東西南北,推杯換盞,聲色犬馬中交朋友,不會選擇,多多益善,剜到籃里就是菜。朋友是人脈,人脈是命脈呀!于是乎,朋友遍布五湖四海。40年過去了,大浪淘沙,逐漸認識到真正的友誼是人的厚道,不在乎嘴的甜蜜蜜,不在乎貧富地位年齡的,能讀懂彼此的心就行,天涯若比鄰。不會出現千呼萬喚始出來,尤抱琴琶半遮面,更不會欲語不休。無需名酒盛宴,一壺濁酒,半盞就可以話桑麻,足慰你我后半生。
人到不惑,父母親人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于視野,子欲養而親不待,心肝俱裂,淚水撲籟而下。數十年的洗禮,讓我們看慣了,人來人往,也習慣了人間的生死離別,漸漸的心被裹上一層又一層堅硬的外殼,男兒有淚不輕彈。心硬了,淚無了,變的風輕云淡了。如高僧般悟出了人生謎團,如流星劃過星空,美是美,卻知道這是曇花一現。
鍋碗瓢盆中還流溢著父母的余溫,傾訴一段又一段的溫情。在我們熟知的地方陪我們回憶,淚水不知不覺潮濕一片。古人云“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現代歌謠中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沒有誰像父母一樣包容我們、原諒我們,更沒有誰像對待孩子般看40多歲的我們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不惑之年的事業,如同白開水,一目了然,發達的高歌猛進,天生我材必有用。暗淡的處于提拔不了,退休還早的半坡中,只能抱殘守缺,沒了指點江上,激揚文字的豪情。變成拉磨的驢,羈絆于生活的磨盤邊,時時刻刻對天長嘆息,哀己生之多艱矣,卻不知在哪稍作休息。
我們經歷了風,沐浴了雨,才從容才鎮定。理解了圓上的每一點都是騰飛的切線,不再小瞧身邊不起眼的凡人俗事,越來越能接受更糟糕的結果。
家里柴米油鹽早己代替糊涂的愛,苦辣酸甜代替想你、想你、想到心里去。經過40多年的歲月洗涮,對前半生產生了一絲禪意,實在不中把愛情裁成一件夢的衣裳。把發妻當成一杯茶,濃也好,淡也罷,香味依舊就好。遇到一個過于驚艷的人,像鏡中看花,美是美,卻知道那是一場夢,來來去去一場空。即使有小鹿亂撞般的感覺,也知道這是天邊的風景,只能心動,不能行動,更不會產生激情。
不是怕了,而是想輕松帶著尊嚴回家。有時面對情難舍的昔人,偶爾也會有幾份剎那間的留戀之情,我們還少年?只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秋天是季節的更換,不惑是人生的轉換。太多太多的東西讓我們攥在手里,不舍不棄。當我們精疲力盡時,忽然又悄然失去,戀戀不舍中溜走。生活讓我們歷盡迷津,而40多年歷程讓我們像潛水艇一樣,不知不覺浮出水面,開闊了生命的視線,走出了生命的謎團。
成長的是年齡,不惑的是心靈
2017? 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