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提起拖延,那是…我先擼會貓再來講…
明明計劃好未來幾天的行程安排,可能因為我的各種不想、各種懶、各種借口無限期推遲。
一件事情或者工作,不拖到最后一刻根本不想做,我甚至懷疑我是不是真的病了,畢竟我是真的提不起精神來做事。
沒錯,我大概是拖延癌晚期沒跑了,唯獨不拖延的耐心全給了整理房間,算是唯一優點,允許我做一個哭的表情。
今天晨讀分析了有關改善拖延癥的幾個小方法,看看有沒有適合我的,我覺得自己的拖延癌還可以搶救一下。
1.克服書面表達障礙
對于碼代碼的我來說,書面表達用的并不多,所以暫且不表,里面提到的把手機關機放一邊到是可以嘗試一下,畢竟手機很容易分散我有限的注意力。
2.巧拆任務
工作中整個任務列表下來一堆需求全部壓下來,瞬間就什么都不想做,合理劃分幾個模塊分塊完成,我想我的心理壓力會小很多。
3.即刻行動
字面意思,有任務有活趕緊做,利用deadline的緊迫感巧妙提高做事效率,說的都容易,實際做起來要克服的障礙也不少。
拿到任務的時候超過兩分鐘之后拖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所以盡量在兩分鐘之內著手解決問題。
由于任務的隱蔽性強,所以時刻刺激大腦去完成任務有點難,此刻可以將任務清單寫在便簽上,視線范圍內皆可以貼上,不斷督促任務進度,讓自己更有條理的去做工作。
希望以上三點對于拖延癌晚期的我能有所幫助,畢竟現在已經差不多寫完晨讀的我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甭管做了什么,至少我的行動條已經動起來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強迫癥了,不完成不舒服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