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省電臺組織了一次公益跑,我和孩子報名參加。
為了及時趕到,我們六點起床,然后公交、地鐵、出租、單車四番輪換才趕到了地點。
一路上,想著不能跟同伴歡聚玩耍,幾次表示放棄的孩子,并沒有放棄的行動。
一系列的準(zhǔn)備之后,終于開始了跑步。
孩子爭強好勝,一開始就拼盡全力,不多久就要停歇。每次夜跑,他都會重復(fù)同樣的故事,說了很多,都沒用。
這一次不同,因為有那么多陌生的競爭對手在毫不停歇的往前奔跑,不管快慢,不管年齡大小。
剛出發(fā)沒多久,孩子就說跑的太累,肚子疼,要我停下來陪他慢慢走。
我沉默著放慢了一點腳步,但是沒有停下來。
他抱怨肚子疼的頻次越來越多。我問他,每一次都重復(fù)同樣的疼痛,每一次都在一開始拼盡全力,然后筋疲力竭,既然早知道自己的狀況,還有必要來參加活動嗎?不管他怎么樣,我既然來了,就要全程跑下來,并且是不間斷地跑下來。
孩子看我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在后面跑,時不時地抱怨。
就這樣,一邊跑著,一邊爭論著,不知不覺,超越幾波人群。每超過一波,我就大聲的問孩子:能不能堅持,能不能超越。
跑的確實不太快,孩子確實很累,滿頭滿臉的汗,可是既然來了,就要拿出應(yīng)有的樣子來對待。
不一會兒,追上一個小哥哥,比孩子大兩三歲的樣子,壯壯的體格。我們追上他的時候,已經(jīng)處于半放棄的狀態(tài)了。
我一路給孩子加油打氣,這個小男孩也被激發(fā),跟著我們一起跑。
跑到差不多半程的時候,男孩不愿意跑了,攛掇兒子叫停媽媽,這樣他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放棄了。
我自然不會上當(dāng),持續(xù)奔跑,并告訴孩子,貴在堅持,成功在望,如果輕易放棄,前面的努力就付之東流了。
在我一再的鼓勵和說服下,孩子還是慢慢地跟了上了。男孩開始勉強跟著,慢慢地不再堅持,放棄了跟孩子一起跑的節(jié)奏。兒子看我完全沒有停下來,一直奔跑,跟男孩猶疑了半天,還是加快腳步追上了我。
等孩子追上來的當(dāng)口,我的內(nèi)心戲是:如果我沒有體力跑在他前面,或者不能堅持跑完全程,孩子很容易在第一次、第二次以及后來的很多次中直接放棄。即使堅持了一段,但是在其他已經(jīng)放棄的同伴的誘惑下,也會輕易放棄。
要給孩子一樹綠葉,父母至少得有整個春天。
孩子很興奮地追上來,回頭看被他遠(yuǎn)遠(yuǎn)拋在身后的小哥哥,還是有了小小的得意。
一路不間斷的慢跑,又追上了前面悠閑自得的母女倆。超越她們的時候,孩子的自豪感已經(jīng)迸發(fā)了。
為了保存實力,我們再也沒拼盡全的沖刺。沒想到這母女倆不一會兒又趕超回去。孩子有些著急了,又要往前拼,我沒有跟上他奔跑的腳步,因為我知道他跑不了幾步,又會停歇下來。
孩子這次還是接受了教訓(xùn),沒敢太過用力。不過,還是超過了她們。
小女孩倒也不甘示弱,有一次反超。
如此,我們又超過了一次。最后她們倆沖刺還是在我們前面兩秒到達(dá)終點,但依然是第三名的成績,孩子興奮的有些手舞足蹈了,他非常非常滿意這個成績。
到達(dá)終點,我攥緊拳頭,問孩子的第一句話是,你到底行不行?!孩子興奮大聲高呼:我行!打開了話匣子的嘴就再也合不上了。現(xiàn)場記者第一時間連線對孩子進行采訪,他更興奮了,說高興的心臟都耍到外太空了。
孩子需要各種體驗,更需要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