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若盛開 ? ?清風徐來一一一讀《愛的藝術》有感
? ? ? 這是一本既小又薄的書,我卻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讀,也是甘愿花大量時間來拜讀的書之一。
? ? ? 閱讀這類心理學的書,需要弄清專業術語,需要大量的記錄和思考,確也十分燒腦,所以還是寫寫心得吧,哪怕是對讀書筆記的整合。因為我感到,寫心得就是一個"反芻"的過程,可以加強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
? ? ? 古往今來,中外文學家們寫下了無數的曠世愛情故事,有的純美感人,有的凄楚動人,有的則以愛情故事為載體來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與人文關懷。畫家們則不惜濃烈的筆觸賦予愛情以魅幻的色彩,音樂家們對愛情則有唱不盡的甜蜜與憂傷??到底何為愛情?
? ? ? 在愛情中身經百戰并最終得到升華的弗洛姆卻說:愛情是一種個人的體驗,每個人只能通過自己并為自己得到這種體驗。有點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之感,也更是在指明:愛情的體驗是包羅萬象的。
? ? ?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每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修行,都可習得愛之藝術,并被愛情擁抱。
? ? ? "愛的真諦是慷慨給予,而不是一味索取。"真可謂是一語道破天機。于任何一種形式的愛(母愛、父愛、愛情等)都是如此。而真正的母愛(即無條件的愛)則體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的愛,母親對孩子除了"只要你幸福"應別無他求;成熟的愛情原則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也是給而不是得。同時,愛情除了給的基本要素外,還有關心、責任心、了解、認識和尊重。當然,真正的愛情是你給對方的同時,喚起對方身心的某些特質,使對方也想給你。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剛剛好的愛情吧:你愛上他,他剛好也愛上了你。
? ? ?弗洛姆認為成熟的愛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這看似是一悖論愛情觀。通俗的說法,就像《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的有關詮釋: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并且,這兩個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的相處。我十分認同,只有明白了與我們再親密的人也是和我們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別人時,我們也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自己的伴侶。這些愛的箴言于熱戀中或圍城里的男男女女們,無疑是暮鼓晨鐘。
? ? ? 談到愛情,便離不開談性。弗洛伊德認為,愛情是性的本能和升華。但弗洛姆認為,性和欲望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全部,但愛情會加強性要求。就如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寫道的那樣:跟一個女人做愛和跟一個女人睡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幾乎對立的感情。愛情并不是通過做愛的欲望體現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欲望而體現出來,這也很好地詮釋了弗洛姆式的愛情觀。
? ? ? 而真正的愛情體驗是建立在博愛之上,也就是愛屋及烏。如果一個人總是說愛你,卻不接受你的品味,你身邊的朋友,那他對你的愛能有幾分真?愛呀愛,多少自戀、利己者假汝之名,蒙蔽了無數癡男怨女的心。
? ? ? ?還有,書中提到的,關于愛的能力的培養這個知識點,我認為非常重要。即一個人具不具備真愛的能力,跟從小的培養和鍛煉有密切的關系,同時,父母給予孩子的愛的方式會促進或有損這種能力。《為何家會傷人》中也有異曲同工般的闡述:即一個完整的家庭及父母對孩子完整、健康的愛是多么地重要。尤其是孩童時代,因為一個人的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在孩童時代造成的,成人后的許多人生問題也是孩童時代的投射。
? ? ? 最后寫一段愛的箴言: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么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 ? ? ?總之,愛的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試金石,一個人只有不迷茫、不卑微、不依附、不沉溺,那么愛情于他,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