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深刻到印入骨髓的念想,想要有個哥哥。
? ?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有了這種念想,也不知道是什么觸發(fā)了我產(chǎn)生這個念想。我只是深切的覺得如果有個哥哥,那么會是幸福的不得了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別人家的哥哥,看著兄妹間的互動才有感而發(fā)吧,又或許是別的什么。同樣的不論如何我想要的是種不孤單的陪伴,不想經(jīng)歷的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傷。許是父母輩的他們一家姊妹兄弟好些人,聚在一起的熱鬧讓我希望歡聚可以不用散場,又或許是性格原因不那么容易融入到旁人中間,所以分外希望有個人能夠給我無度的包容,以及溫暖的陪伴。讓我不必一個人上放學(xué),不必一個人讀書,不必一個人寫字,不必所有想要求助的話語因為父母親的忙碌而從嘴邊咽進(jìn)肚子里,然后一個人去一邊不打擾的做些其他的什么。
? ? 骨子里是期待玩伴的,尤其如果居住在城市里,防盜門也沒有很厚,可是真的隔住鄰里間的溫暖情分。我喜歡農(nóng)村平房的院子,喜歡不用認(rèn)真記得出入要關(guān)嚴(yán)門,喜歡不帶鑰匙也回的到家,喜歡出了門就是院子,喜歡和小伙伴們自在奔跑而不必躲避車輛的自在,喜歡鄰里間的家長里短,喜歡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炊煙……可是我住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有平坦的馬路,有小小的我眼里可怕的車子,有看起來不那么友善的鄰居,和不能隨時隨地找到的伙伴。
? ? 那一年,父輩兄弟的孩子來我家小住,開心的不行。后來明白是我小,所以會哄著我玩,供我鬧,從來都不惱。他會真切的記得不會玩撲克牌的我抓到好牌竊喜的樣子,抓到壞牌手都會跟著抖緊張的不行,我呢,不記得發(fā)生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只記得那時候笑聲很多,很真誠。不久,他回家了,不慎合群的我像個孤僻的孩子,能在角落里抱著故事書看到世界盡頭,一個人小小的蹲在地上,用石頭畫著不知道是什么的什么。
? ? 缺少理解、安慰、陪伴。這些不是說父母不能給予,而是說其實小的時候真的是需要有人能和你一起鬧騰的,獨處會讓人學(xué)會思索,可不論天馬行空還是看懂事實,總是多了一份不開心。不是說親屬之間的兄弟姐妹不能夠陪伴玩耍,不是說一定要血緣關(guān)系才能來的親密。其實,只是少了一個能朝夕相處的同齡人的陪伴,很多事情就成了不能彌補的缺失,殘存成人生的遺憾。就像總有些天的白天少了陽光,有些夜晚缺了星星和月亮,有些人的身邊缺少陪伴,于是在孤單里變得默然,他們可能善于傾聽卻懶于傾訴,可能絮絮叨叨卻沒有中心思想,可能看起來很愉快的笑容多了落寞的味道,可能在苦惱時變得不可理喻。有些寒心是一個懷抱的溫度就可以溫暖的,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找不到擁有那個懷抱的人。
? ? 手足至親,是父母老去后心間的支柱,是讓你明白這世上與你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一直陪伴即使不在身邊,你也不孤單。每個人都脆弱,血緣是個借口,是個能讓你放心耍賴和依靠的借口,是想要掙脫的束縛更是懸崖邊的藤蔓,是舍不得離棄這個世界的最合理最溫暖的借口。
? ? 如果不是獨生子女,大概能多出很多快樂和難過,甚至被欺負(fù),多一份責(zé)罵。那又能怎么樣呢?那是一份求之不得的渴望啊,可以傾吐害怕父母憂心的難言之隱,可以在做錯事時打個電話求罵,可以不用擔(dān)心他成家立業(yè)不便打擾,可以不用擔(dān)心父母故去親疏變更,可以在任何時候有理由相信這個世界有人愛你不為任何的純粹。不用看人來人往都覺得尷尬的覺得彼此都毫無關(guān)聯(lián)。一種無法割斷的牽連,許暖許寒,獨生子女無法彌補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