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重疾險?
所謂重疾險,是指“以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的發生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與醫療險的實報實銷制不同,重疾險一般都是固定保額賠付。重疾險和醫療險都是屬于健康保險這個大類里面的,健康險里面還有兩個小品種,一個是“失能收入損失保險”,還有一個是“護理保險”,目前這兩種保單因為市場還不成熟,所以還沒有什么產品。
如果對重大疾病還沒有直觀印象的,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
腦溢血、白血病、心肌梗死、癌癥、心臟病、尿毒癥、冠狀動脈搭橋……
2、為什么要買重疾險?
如果你沒有投保醫療險,那幾十萬的保額的重疾險,可以起到承擔一部分就醫治療成本的作用。但是因為賠付金額固定,就這么點錢,所以可能達不到預期最理想的治療效果,畢竟錢還是要省著點花,進了醫院,什么都要用錢,而且出了醫院,各種護工費、買藥的錢,都是不小開支。
最重要的是,一旦得了重疾,基本上人是沒法繼續工作了。生活能夠自理就已經是極其不容易了,你真的確定你還能朝九晚五的去擠公交車地鐵上班么?
重疾險的設計初衷,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因病無法繼續工作而導致的收入損失的。醫療險的賠付是依據就醫情況定的,也就是說,出了醫院,醫療險的報銷責任也就結束了。如果投保人真的不幸得了癌癥,想在人生最后幾年不甘于呆在病房忍受疾病,想要環游世界到處去看看,或者是想要給子女最后留筆財產,那么重疾險賠付的這一大筆錢,就可以利用上了。
3、重疾險為什么比醫療險貴?
相比于一年保費幾百塊錢的醫療險來說,重疾險(50萬保額,30歲)的保費在8000左右,昂貴的保費原因有幾點:
一是醫療險一般有免賠額的概念,而且是實報實銷性質,所以可能極少會發生幾十萬的保障賠付;重疾險是依據重疾確診或者經過某類型的手術就要固定賠付一大筆錢。
二是醫療險一般是每年都要交錢,如果從30歲開始,續保到80歲的時候,那需要交50年保費,期間不管是否住院發病,保費是不能斷的;重疾險一般只需要交20年保費,就可以達到保障終身的效果。而且如果附帶了輕癥豁免責任,得了輕癥就可以不用再交保費了(保單依舊有效)。
三是醫療險存在停售風險,而重疾險是長期保障,對于保險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求更高。
4、什么樣的人需要投保重疾險?
1. 毫無疑問,最先應該投保的是對家庭貢獻最大的高收入者。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患病重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諱疾忌醫,不然那你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明年體檢時發現自己得了肺癌,需要辭掉工作抓緊去治療,手頭的積蓄夠看病嗎?房貸車貸以及小孩的教育金都準備足了么?
2.小孩需要投保嗎? 答案是肯定的。小孩身體還沒發育完全,對于特定疾病(比如白血病)的抵抗力較差,而且年齡越小重疾險保費越低,兒童的保費是成年人的一半以下。投一份終身重疾保單永遠不會過時:這份保單不會隨父母的婚姻變動而失效,也不會因為父母老去而作廢,會伴隨孩子走一輩子的保障。
3.老人因為身體狀況不如青壯年,很容易并發各種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重疾險的投保年齡上限是50-55歲,也就是說,如果你超過了這個歲數,保險公司將不再接受你投保。而且一般45歲以后,單一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的投保保額會有限制。畢竟,保險公司不是做慈善,年輕的時候自己都不為自己打算,年老了保險公司也不會管你。
說句題外話,女性其實更需要重疾險的保障關懷。現在婚姻不穩定出現變動也不是什么罕見的事,離婚的時候因為房產的爭執糾紛時有發生。如果自己身上有一份近百萬保額的重疾險,保額賠付責任是不會隨著婚姻解體而發生任何變化(投保人可能需要更正變動,保費以后自己交)。所以啊,結婚時候除了要求房產增加自己名字的時候,是不是也想想給自己投份重疾險呢?
5、什么時候投保重疾險?
參加了工作一段時間,有一定經濟收入了的人,需要開始為自己以后的健康維護開支做準備了。考慮到重疾險對于投保人的年齡也有要求,建議20-45歲這個年齡區間進行投保。
6、什么是健康告知?
線上投保不同于線下,對體檢不做強制要求。在投保前,只需要對照健康告知內容,自行判斷,如果自己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那就需要提前告知保險公司,并提交體檢報告進行人工核保。如果身體健康毫無問題,那就可以直接投保。
因為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快,工作壓力也相對較大,人過了30歲,身體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淺表性胃炎”,“甲狀腺結節”等。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重疾險的賠付風險遠高于醫療險,所以保險公司對于重疾險投保時的健康告知要比醫療險更嚴格。例如,有些公司不僅僅對于投保人本身的健康狀況會有要求,還有的會對直系親屬是否患有重疾、家族是否有既往病史等進行考察。
保單雖然是金融產品中的一種,但是又不像傳統商品一樣,是買方市場獨大,很多亞健康的投保人,想要花錢投保也會被保險公司拒保,畢竟一年幾千塊的保費對于以后潛在幾十萬保額的賠償,保險公司還是會極其慎重的。也就是說,重疾保單,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7、重疾險投保多少保額合適?
至于要買多少保額,一是取決于個人目前的經濟實力,二是要考慮所在城市、目前家庭的消費水平。以一個年收入10萬,在二線城市生活的工薪階層來說,50萬保額是比較妥當的,至少可以保證患病以后五年內,一切都安好如初,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最好可能保證十年的收入補償水平。
8、什么是“輕癥責任”?
所謂輕癥,是重疾發病的早期階段,具體說明在保險條款合同中都會明確規定。輕癥責任主要有兩塊內容:一是輕癥賠付,即輕癥確診時會提前獲得輕癥保險金賠付,如果疾病惡化達到重疾標準,還可以獲得重疾保險金賠付,兩者在金額賠付上互不影響;二是保費豁免,一旦輕癥確診,那么以后還沒交的保費將不用再繼續繳納,這一點也體現了人文關懷。輕癥責任在重疾險中一般作為勾選責任,建議投保時一并購買。特別是每年公司會組織體檢的,及時發現病癥及時獲得賠付并去積極治療,更有利于投保人的權益。
很多細心的小伙伴會問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投保時勾選輕癥豁免責任,那會不會期交時間越長,越容易觸發這個保費豁免權益,對投保人來說就是更有利的呢?其實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已經開始逐步了解保險、認識保險了。提問的邏輯本身是對的,繳費期限越長肯定是越容易觸發豁免責任的,但是既然你能想到,那保險公司搞保單產品開發的精算師們也一定想得到。結果是,期限越長,保費豁免責任這個概率越大,保費也就相對定的越高。所以這個問題已經在保單定價的時涵蓋進去了。對于繳費期間的唯一考慮,只要想好自己的收入現金流就可以了。
9、如何確定繳費年限和保障期限呢?
關于繳費年限,一般市面上常見的選項:期交10年、20年和30年的。建議是在退休之前把保費結清,畢竟退休了而且歲數大了,收入能力不比當年。我們的讀者大概是在30歲-40歲左右,選擇20年交清。當然,如果經濟實力允許,選擇10年也可以。
至于保障期間的選擇,一般來說重疾得病概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市面上的產品一般都提供保至70歲和保至終身兩個選項。根據我國人口普查結果,平均每隔5年,全國平均壽命增加1歲,而且有加速的趨勢。截止2017年底,我國居民的平均壽命男性為73歲,女性為76歲;一線城市以上海為例,老年人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3歲。所以現在的80后和90后,平均壽命活到90-100歲可能不成問題。出于發展的眼光考慮問題,建議保障期為終身。畢竟按90歲算的話,70到90之間,還有20年呢快樂生活呢。80后、90后的這代人,保不準真的可以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10、線上投保靠譜嗎?
隨著互聯網、移動支付的發展,很多商業模式已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比如現在消費大多都是手機支付,很少再跑銀行取現金了;充手機話費也是支付寶、微信點一下,很少還去營業廳排隊叫號了。保險領域同樣是這個趨勢,線上的運營成本要低于線下,雖然保險合同本身存在復雜性,但是互聯網的優勢就是要消滅信息不對稱,叫投保人實實在在明白自己買的是什么保單,花的錢有沒有吃虧?很多互聯網公司進軍保險業,不僅僅是在價格上挑戰傳統老牌保險公司,而且在產品保障責任、綠色通道服務等多方面,都在迭代更新,與最前沿的醫療技術保持一致。
說完前端銷售,再來談談理賠。很多人擔心,如果在網上投保會不會等到理賠的時候找不到人得不到處理?這個大可放心。首先,理賠標準是統一的,不會因為張三是某個線下營業網點投保,李四是線上投保而有所不同。需要的理賠材料都是固定的,不會因為你在某家營業網點有熟人,而會在理賠時對你網開一面。其次,線上理賠時效要快于線下,畢竟線下交的時候,要途經銷售代理人-營業網點-保險公司總部,但是如果是線上投保,可以直接將材料拍照提交電子版,原始材料快遞至保險公司總部。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互聯網保險公司敢說,接到理賠材料,一個工作日就能出審核結果的原因。
關于投保地區,因為監管機構對保險公司在全國鋪設分支機構的要求越來越嚴,十年前是隨便開,報備就可以,現在是每年不得超過2家。所以投保人在進行網絡投保時,發現自己所在的當地并無這家保險公司。這個不用太擔心,對于分支機構的設立并非針對投保人,畢竟我投了保以后,難不成還不讓我換工作了?
說句題外話,同樣類型的重疾險保單,線上價格大概是線下價格的80%,所以如果投保了50萬的重疾險保單,里外里可能會節省3-5萬元。
重疾險保單因為要考慮的情況比較多,所以不免設計時就會相對復雜,除非是保險從業人員,否則很難在投保時把問題一一想到。
本人從事保險多年,以專業的保險、金融知識,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為您提供重疾意外、壽險車險、養老教育、理財規劃等各類保險金融一站式服務。想創業,加入我們,平臺廣闊,助力創業者實現財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