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有體會,與無趣的人呆上幾分鐘都會感覺有些長,乏味得很;而與有趣的人在一起只會感覺時間過得太快,因為彼此都在輕松愉悅中度過。詞條里對于“有趣”的解釋多指某事或物對你很有興趣,而“無趣”是指沒有情趣,機械的、缺乏想象力又一成不變的。無趣之人一般人們不樂意與之接觸,是因為對方身上缺少可愛的元素,傳遞出的消極因素較多。有趣之人則能讓人催生出快樂、積極的力量,令人如沐春風。因而,大家都喜歡和有趣的人呆在一起,或許也能讓自己變得有趣一些。
有
趣二字的關鍵是“趣”字,比如“趣味”“情趣”“興趣”等。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朋友四型》里把人分四種類型:第一型是高級而有趣,第二型是高級而無趣,第三型是低級而有趣,第四型是低級而無趣。這里所謂“低級趣味”,一般意義下是指與文化、文明、道德相背的趣味,譬如經常講講葷段子,或繪聲繪色地敘述花邊新聞,等等,固然可以博得一笑,但那類膚淺的笑聲講多了、講俗了,在別人眼里看就降低自己檔次了,屬于低級趣味。現在微信群里也是如此,經常發一些搞笑表情包的人算不算是有趣的人呢?在我看來,有趣與拿來主義的表情包關聯不大,有趣是一種生活態度,是由內及外所傳遞出來的快樂,而不是幾個表情包就能代替的。
作家賈平凹先生曾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王小波先生在《我的精神家園》一書中也曾寫道“假如這世上沒有有趣的事我情愿不活。有趣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一直伸往未知的領域,無趣是個封閉的空間,其中的一切我們全都耳熟能詳?!薄昂紒y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保谒劾餆o趣的人生不值得一過,雖然言語有些偏激,但也足見做一個有趣的人的重要性。在西方人眼里,評價一個人是用是否“有趣”來界定的,如果被人說“沒趣”,那將是很失敗的。比如當年小布什在開新聞發布會時,有一名觀眾朝他扔了一只鞋,淡定的他撿起來說了一句:42碼的運動鞋,他用幽默化解了這次公關危機。
我們早年看到的那些電影,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一出場便可知道大概,行頭與做派導演們交代得很清楚。而在當今社會,人們已經很難用好人與壞人來區分了,因為這個世界不只有黑和白這兩種顏色,還存在很多的灰色地帶,絕大部分的人都處在這個灰色地帶。人都有兩面性,再陽光的人也有內心陰暗的一面,不可能永遠都對;再陰暗的人也有善的一面,不可能永遠在做惡的事情,總有良知喚醒的時候。依我看來,好人與壞人之間的區別在于對道德底線的把控與遵守,只是如今這條底線也越來越難以界定了。但無論如何,有趣之人與無趣之人一般人還是能夠界定的,畢竟有趣是我們直覺就能感知的。
記
得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過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套用到這里也一樣,有趣的人各有各的有趣,無趣的人卻都是一樣。判斷人是不是有趣,與學歷多高無關,與掙錢多少也無關,有趣可以出現在各類身份、地位、性別、年齡的人群中。即使在一個無趣的時代,人們仍然可以生活得很有趣。那么究竟如何才是一個有趣的人呢?下面給出幾個基本條件。
廣泛的知識面:要保證有趣,知識的積淀很重要,什么叫不無聊?就得有東西可以聊。這里的東西是指知識的積累,要是沒有大量的知識做鋪墊,肯定是聊不下去的。什么話題都可以聊,只有平時多閱讀,閱讀是獲取知識最廉價的辦法,沒有之一。
獨立思考與人格:習慣人云亦云,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不等開口對方就知道你所陳述的理由或故事,你在復制他已經讀到過的內容,對方就提不起興趣,又如何能保證有趣呢?有主見,需要你有知識、有邏輯,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及邏輯架構,才能把理由說得令人信服。在人際交流中,有時候反駁比贊美更有效,因為反駁會讓人提高注意力,而反駁的前提是獨立思考,而不完全是看得不順眼。
接受自嘲心態:自嘲是一種處世方法,是一種幽默的方式,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潤滑劑”。自嘲的前提是自信,只有非常自信的人才能自嘲。有些人不善于自嘲,怕降低自己身份,其實恰恰相反,自嘲式的調侃反而說明你的謙遜,又不想傷及別人,是你在處處保護著別人的自尊,會令對方更尊重你。你還是你,并不因為自嘲而喪失什么,總體來說,自嘲是一種樂觀、豁達、幽默、智慧的表現。
快速的反應能力:在很多相互交流的場合下,語境非常重要,錯過了機會,或等上幾秒再回頭來談及剛才的話題,就錯過語境了。機會總是轉瞬即逝的,如果你缺少足夠的快速反應,不能及時準確地呼應對方的話題,回頭想出來再說,即便回答得再好,也會前言不搭后語,別人倒會感覺很無趣。所以有趣往往和機敏、反應快聯系在一起。
敏銳的感知力:所謂感知就是感覺和知覺,包括表情、神態、肢體語言、說話語氣、文字閱讀、溝通能力等。感受力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感知力敏銳的人,對于外界所給予的刺激反應比常人激烈,所以感受力多數是與生俱來。有趣的人,能感知周邊世界的變化,并及時作出調整與適應。與人溝通交流也罷,生活中相處也好,如果你不能感知對方心理的變化,及察覺出對方內心所起的漣漪,還是我行我素,有如何讓別人感覺有趣呢?
懂得換位思考:一個自私的人心里只有裝著他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有趣的人一定是懂得換位思考的人,能把別人裝進他的心里,所以在交流與相處中會顧及對方的感受,即便是在談話話題的選擇上也會投其所好。有趣的人善于傾聽別人的聲音,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從而建立起相互之間的互信,并引導話題變得有趣。
有自己個性化的喜好:很多無趣的人有一個共同點,沒有喜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沒有愛好也沒有特長,上班下班,兩點一線。因為你的愛好,所以你會投入更多時間來了解更多的知識,從而拓寬你的知識面。經過深入研究后你會發現,其實世界上存在許多共通的東西,在交流時就可以旁征博引,打開話題,從而讓交流變得有趣。
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它是人類創新的源泉,用在工作上和交友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缺乏想象力,對看到的事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會令人感覺枯燥、乏味,無論如何不會與有趣聯系在一起。想象這是一種特質,沒有想象力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有思想的人。想象力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基于自身的知識面,把各種知識進行模仿、轉移、扭曲、組合等,就是一種創新,就能帶來一些有趣的靈感。
有趣的人
是一種稀缺資源,不見得他能有多么偉大的成就,也未必有顯赫的名聲,但會讓人看著就高興。一個有趣的人,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或許走不進你的世界,但可以為你打開一扇窗,去參觀他的世界,感受他的快樂。有趣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也一定善于調節自己的心態,是生活中的開心果,與這樣的人相處,你會覺得世界變得有趣,生活變得有趣,似乎自己也變得有趣起來。
無趣之人
往往缺少生活激情,表現為粗糙、麻木、膚淺,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好像誰都欠著他似的,也傳送不出多少快樂的元素。當然無趣與無能之間也不能劃等號,有些人只是他們羞于表達,不能用言行來傳遞心聲。而與有趣的人在一起交談,往往能獲得新的想法和不同的生活視角。有趣的人必然是熱愛生活又非隨波逐流的人,他們對生活保持著極高的投入度,充滿著快樂和激情。
趣味主義
是一種生活態度,沒有必要為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趣味。其實做個有趣的人并不難,首先便是讓自己感覺這個世界有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情,學習幽默、感性的表達,懂得生命的真諦,享受人生的過程。一個人只要熱愛生命,善于品味生活中的樂趣,即使在一個無趣的時代,仍然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有趣。
? 在有趣的人眼里生活是那么的有趣,在無趣的人眼里生活是那么的無趣。想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必須要手握童心,胸懷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