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十幾個孩子的晚自習
一個小學六年級的走讀班,都即將畢業了,因為轉學來了十幾個住讀生,變得有了晚自習。
即將畢業了還轉學,想想都知道,這番折騰,是各有原因或者苦衷的。
于是,我和這十幾個孩子,開啟了“精彩的晚自習之旅”。
且不論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孩子學習基礎如何,作業質量如何,也不談他們的學習習慣怎樣,單就他們飛揚的個性,就夠我消化好一陣子。
“妮”是從上海轉學來的微胖界的小女生,第二周,就已經和班上好幾個同學干過仗了。只要誰一句話不中她聽,她便迅猛起身上前,直接開戰——這和她相撲運動員一樣的身板兒倒也相稱。我們很難在她身上看到女孩兒特質——脾氣大,愛打架,說話粗聲粗氣,不愛整潔。
“俊,豪”,倆男生,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影不離的,若都穿上長衫,倒像是要上臺演一出相聲。高而瘦者成天里嘰嘰喳喳,忒“不識時務”,哪怕同學已經冒火了,拳頭都捏出水來了,他還要不依不饒喋喋不休的胡咧咧,甚至面對老師的不好看的臉色、嚴厲的批評,依然故我;矮而胖者則純純粹粹的悶葫蘆一個,寫作業時,哪怕老師一眨不眨眼地死盯著他的手,他依然能夠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寫寫停停,慢慢悠悠,若面前有工夫茶,我想,他一定會漫不經心地時不時地呷一口。往往兩節晚自習已經結束,他的作業至少還剩三分之二。
“真金”,因諧音而自命“真金”,是這十幾個孩子里面唯一的學習基礎還不錯的,卻敗在那張超級不自律的臭嘴上。無論老師同學說的什么話題,無論上課還是下課,只要是他把這句話聽進去了,他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啟無厘頭的暢聊模式,自嗨模式。沒接嘴的時候,一定是他正專注于課外讀物或者發呆走神。
“潔”“雪”,一對身高已超一米六的高挑漂亮的姐妹花。才轉學來兩周時間,已經有好幾位老師和一些學生反映,說“潔”一天到晚地守在別班的門口,非要找那個班里的某個男孩出來玩,想方設法地要加他的QQ、微信,在食堂,在操場……凡是能遇到的地方,都緊緊追隨。我找她談話,她告訴我,是幫“雪”去打聽的,是“雪”喜歡。苦口婆心地開導了她倆近一個小時,得來“雪”一句話:“潔”早有自己喜歡的人了,而且喜歡很久了,因為轉學了才沒法見面了……那意思,在追求“愛情”這方面,她還算落后的了?
后來的日子里,我和我的搭檔們,展開了和這群小天使的斗智斗勇。
和“妮”,我們有數次的辦公室手拉手促膝談心。我讓“妮”坐我對面,我拉著她紅活圓實的手,詳細了解她之前在上海的學習生活經歷、家庭狀況,從最先的一語不發,到后面的斷斷續續,我了解到,她是借讀于上海某小學,因為長得胖,又是外地來的,總被同學取笑;父親工作忙、脾氣大,動輒拳腳相向。于是,她也潛移默化地養成了看不慣或者受了委屈就動粗的習慣。每每這時,我總問她:“每次被爸爸揍,心里什么感受?”“你揍了別人,別人是不是也像你被揍的時候一樣難受?”……談得多了,“妮”郁積的很多負面情緒漸漸舒緩,我們又與孩子的父親取得聯系,進行詳談,期望他能在教育方式上有所改變,不要再那樣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了,孩子身上已經有些烙印了……
和“妮”聊女孩兒的特質、愛美的天性,甚至不惜臭美地問她“你看老師打扮得美嗎?愿意接受老師做你的形象顧問嗎?”“綠肥紅瘦、淡妝濃抹,總有適合你的美美的樣子”,還聊如何用理智去擊敗心中的“惡魔”,關鍵時刻控制自己的暴脾氣;為了激發她心中柔軟的一面,刻意多次讓她去教學樓下幫我接從幼兒園放學回來的卟卟小朋友,用童稚、乖萌去打動她,用責任心去影響她,甚至,讓她感覺到幫老師接一下孩子,哪怕幾分鐘,也是一種信任,一種親近……她依然時不時地和同學干仗,但頻率一降再降。我的語文課和晚自習上,她慢慢能抬起頭了,慢慢能坦然直視我的眼睛,甚至偶爾發現,她專注地看我,眉眼含笑,也開始一次次主動來找我背書了,哪怕都來背誦的是簡短的古詩,小古文,我都會及時地夸夸她,也讓同學們都知道我在表揚她,幫她找回自信。“親其師則信其道”,想必如此。
聰明機靈而又總愛亂接嘴的“真金”,因為學習基礎還不錯,我讓他擔任住讀這十幾個孩子的小領導,同學們不會做的,可以請教他;做完作業的,要先交給他檢查一下;組織晚自習課外閱讀時,請他推薦書目……有空就找他聊聊接嘴插話的藝術,還教他如何利用時間多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沉迷于所謂“戀愛”的姐妹花,是思想工作最難做的。“潔”常常故作深沉、悶悶不樂,“雪”不再那么明目張膽地去找那個男孩,但我知道,她心中的小火苗未曾熄滅。我和搭檔們那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和家長溝通;找孩子談心,講“一棵樹”和“一片森林”,講今天的“井底之蛙”與未來的大世界;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和她們分享我們自己年少時的經歷……“潔”的字跡工整,晚自習時,我就用她的作業去做示范,激勵同學的同時,轉移著“潔”的興趣點、注意力;“雪”的記憶力不錯,背書在這十幾個孩子中是完成得最快的,我就讓她擔任背書小組長,自己完成背誦任務后,去督促別人背書。“姐妹花”很會收拾自己,穿衣打扮妥妥帖帖的。在老師們的正確引導下,鼓勵她們去指導班里那些邋里邋遢不愛收拾的孩子。
六年級的上學期,我和十幾個住讀孩子的晚自習,就這樣貌似無聲卻也轟轟烈烈地過著。我們的晚自習還將繼續,故事依然精彩。我們愿在孩子們小學最后關頭,能溫暖他們,安然地送他們奔赴中學的大門。愿詩和遠方,都屬于他們。
潤物無聲,我們的點點滴滴小心思,總是不會被時光辜負的。
花要開,給它陽光,給它雨露,不猛,不烈,讓它開得慢一些,再慢些,只要是它自己的花期,就好。青春的花蕾,就讓她將開未開,留一份羞澀,留一份期盼,美好的未來,就在遠方。